《次及甫入峡杂咏·至喜亭》 洪咨夔

巴峡头边第一州,竹枝歌裹水东流。
盖亭老柳今如此,六一先生几系舟。
分类:

作者简介(洪咨夔)

洪咨夔头像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次及甫入峡杂咏·至喜亭》洪咨夔 翻译、赏析和诗意

《次及甫入峡杂咏·至喜亭》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巴峡头边第一州,
竹枝歌裹水东流。
盖亭老柳今如此,
六一先生几系舟。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巴峡的景色和其中的一座名为至喜亭的亭子。诗人以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为素材,表达了对巴峡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峡谷景色为背景,通过描写巴峡头边的第一州,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第一州"指的是峡谷中的第一个州县,暗示了巴峡的重要地位。"竹枝歌裹水东流"形象地描绘了巴峡中溪水东流的情景,给人以流动和生机的感觉。

诗中提到的"盖亭"是至喜亭的别称,"老柳"则是亭子旁边的柳树。"盖亭老柳今如此"表达了亭子和柳树的历史悠久,经过岁月的洗礼仍然屹立不倒。这种景象使诗人想起了"六一先生",即南宋著名学者陆游,他在此地系舟停留。六一先生是陆游的别号,他是一位文学家、词人和政治家,与巴峡地区有一定的渊源。

整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了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的形象,抒发了对自然美和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通过描写巴峡的壮丽景色,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他对传统文化和历史人物的敬仰。这首诗词既展示了自然山水的美丽,又融入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形成了一幅富有意境和情感的画卷。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次及甫入峡杂咏·至喜亭》洪咨夔 拼音读音参考

cì jí fǔ rù xiá zá yǒng zhì xǐ tíng
次及甫入峡杂咏·至喜亭

bā xiá tóu biān dì yī zhōu, zhú zhī gē guǒ shuǐ dōng liú.
巴峡头边第一州,竹枝歌裹水东流。
gài tíng lǎo liǔ jīn rú cǐ, liù yī xiān shēng jǐ xì zhōu.
盖亭老柳今如此,六一先生几系舟。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次及甫入峡杂咏·至喜亭》专题为您介绍次及甫入峡杂咏·至喜亭古诗,次及甫入峡杂咏·至喜亭洪咨夔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