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菖蒲》 洪咨夔

朝删石上青之黄,暮摘镜裹黑之苍。
胸中多少冗荆棘,不翦不芸空过日。
君不见颜子一克已,曾参三省身,每日低头矻矻自点检,何曾浪把外物劳精神。
嗟乎我犹未免为乡人。
分类:

作者简介(洪咨夔)

洪咨夔头像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理菖蒲》洪咨夔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理菖蒲》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作品。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朝删石上青之黄,
暮摘镜裹黑之苍。
胸中多少冗荆棘,
不翦不芸空过日。
君不见颜子一克已,
曾参三省身,
每日低头矻矻自点检,
何曾浪把外物劳精神。
嗟乎我犹未免为乡人。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洪咨夔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态度。诗中以理菖蒲(一种草药)作为隐喻,表达了作者对自身追求和生活目标的思考和反思。诗中的"朝删石上青之黄,暮摘镜裹黑之苍"意味着作者在早晨剔除人生中的不足和缺陷,晚上则收获成熟和智慧。"胸中多少冗荆棘,不翦不芸空过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困惑和挣扎,他认为只有剔除杂念、修炼自身才能过上有意义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自身成长和境界的追求。通过理菖蒲的形象隐喻,作者表达了对自身的反思和对生活的态度。诗中的"朝删石上青之黄,暮摘镜裹黑之苍"形象地描绘了作者不断剔除自身缺陷和吸收智慧的过程。"胸中多少冗荆棘,不翦不芸空过日"表达了作者对内心困扰和迷茫的思考,他认为只有通过对自身的反省和修炼,才能过上真正有意义的生活。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入的思考和自省,表达了作者对追求真理、修炼自身的坚持和努力。通过理菖蒲的比喻,诗人传递了对人生意义和个人成长的思考,呼唤读者也能有自我反省和修炼的勇气,不被外物所困扰,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成长。整首诗词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展示了宋代洪咨夔独特的文学才华和哲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理菖蒲》洪咨夔 拼音读音参考

lǐ chāng pú
理菖蒲

cháo shān shí shàng qīng zhī huáng, mù zhāi jìng guǒ hēi zhī cāng.
朝删石上青之黄,暮摘镜裹黑之苍。
xiōng zhōng duō shǎo rǒng jīng jí, bù jiǎn bù yún kōng guò rì.
胸中多少冗荆棘,不翦不芸空过日。
jūn bú jiàn yán zi yī kè yǐ, zēng shēn sān xǐng shēn,
君不见颜子一克已,曾参三省身,
měi rì dī tóu kū kū zì diǎn jiǎn, hé zēng làng bǎ wài wù láo jīng shén.
每日低头矻矻自点检,何曾浪把外物劳精神。
jiē hū wǒ yóu wèi miǎn wèi xiāng rén.
嗟乎我犹未免为乡人。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理菖蒲》专题为您介绍理菖蒲古诗,理菖蒲洪咨夔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