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吟二首》 邵雍

翠竹丛深啼鹧鸪,鹧鸪声更胜提壶。
江南江北常相逐,春后春前多自呼。
迁客销魂惊梦寐,征人零泪湿衣裾。
愁中间处肠先断,似此伤怀禁得无。
分类:

《鹧鸪吟二首》邵雍 翻译、赏析和诗意

《鹧鸪吟二首》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翠竹丛深啼鹧鸪,
鹧鸪声更胜提壶。
江南江北常相逐,
春后春前多自呼。

迁客销魂惊梦寐,
征人零泪湿衣裾。
愁中间处肠先断,
似此伤怀禁得无。

中文译文:
在葱翠的竹丛中,鹧鸪悲啼,其声音甚至胜过酒壶的声响。无论是在江南还是江北,它们常常相互追逐,从春天结束到春天开始,它们自己不停地呼唤。

对于流徙的人来说,他们的心魂在异乡销磨,惊动了他们的梦寐;征战的人们零落的泪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袖。忧愁在心中,痛苦之处肠子早已断裂,仿佛这样的伤怀无法禁止。

诗意和赏析:
《鹧鸪吟二首》是一首以鹧鸪的啼声表达人情的诗词。诗人以鹧鸪的声音为引子,揭示了人们在异乡漂泊或战乱中的痛苦和无奈。

诗中的鹧鸪声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它被形容为比提壶的声音更为悲切动人。鹧鸪的啼声成为了流徙和征战之人内心痛苦的象征,它们彼此追逐,寄托了人们对家园、归宿的向往和思念之情。

诗人通过对迁客和征人的描写,展现了他们在异乡的苦闷和无助。迁客销魂、惊醒于梦中,征人流泪、湿透了衣裾,无不表达了他们内心深处的伤感和无奈。诗中的“愁中间处肠先断”,形象地表达了痛苦的程度,揭示了诗人对于这种痛苦状态的深刻体验。

整首诗以鹧鸪的啼声为线索,以流徙和征战之人的遭遇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流离失所、忧愁苦痛的理解和共鸣。它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状况,以及普通百姓在乱世中的疾苦和无奈。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鹧鸪吟二首》邵雍 拼音读音参考

zhè gū yín èr shǒu
鹧鸪吟二首

cuì zhú cóng shēn tí zhè gū, zhè gū shēng gèng shèng tí hú.
翠竹丛深啼鹧鸪,鹧鸪声更胜提壶。
jiāng nán jiāng běi cháng xiāng zhú, chūn hòu chūn qián duō zì hū.
江南江北常相逐,春后春前多自呼。
qiān kè xiāo hún jīng mèng mèi, zhēng rén líng lèi shī yī jū.
迁客销魂惊梦寐,征人零泪湿衣裾。
chóu zhōng jiān chù cháng xiān duàn, shì cǐ shāng huái jìn dé wú.
愁中间处肠先断,似此伤怀禁得无。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鹧鸪吟二首》专题为您介绍鹧鸪吟二首古诗,鹧鸪吟二首邵雍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