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十二》 晁补之

东汉有两士,才智炫一时。
三公往访事,卧痾亦见辞。
伟明独不然,小道安取兹。
斯人似水镜,与世破昏疑。
忧国不为身,百世那可欺。
举杯相欢属,是事亦置之。
分类:

作者简介(晁补之)

晁补之头像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十二》晁补之 翻译、赏析和诗意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十二》是宋代晁补之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东汉时期有两位才智出众的士人,他们的才华在当时非常炫目。三公(指三公之职,即司徒、司空、司徒)来拜访他们,即使他们身患重病也不辞而别。伟明(指其中一位士人的名字)却不然,他何以能够从小道上获得这样的成就?这个人就像一面水镜,能够破除世间的迷惑和困惑。他忧国家大事而不顾个人得失,这样的人百世之后也难以欺骗。举杯共庆欢乐,这件事情也不过如此。

诗意:
这首诗以东汉时期两位才华出众的士人为背景,展现了伟明的高尚品质和智慧。伟明不仅在学问上有所成就,而且他的忧国忧民之心也是无私的。通过与他人共饮欢乐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伟明的赞美和敬佩。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伟明的人格魅力和高尚品质。诗中通过对比和对话的手法,突出了伟明与其他士人的不同。伟明不追求权势地位,也不以病痛为借口推辞拜访,他在小道上取得了出色的成就。他的聪明才智犹如一面水镜,能够洞察世间的迷惑和妄想,表现出他的深邃思考和超脱凡俗的智慧。

诗中还强调了伟明的忧国忧民之心。他不为个人得失和享乐所动,而是关注国家大事。这种高尚的情操和为国家贡献的精神令人敬佩,也体现了作者对伟明的赞美。

最后,诗人以举杯共庆欢乐的场景作为结束,表达了对欢乐时刻的享受和对伟明所带来的快乐的赞美。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明确的主题,展示了伟明的非凡才智和高尚品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伟明的敬佩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十二》晁补之 拼音读音参考

yǐn jiǔ èr shí shǒu tóng sū hàn lín xiān shēng cì yùn zhuī hé táo yuān míng shí èr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十二

dōng hàn yǒu liǎng shì, cái zhì xuàn yī shí.
东汉有两士,才智炫一时。
sān gōng wǎng fǎng shì, wò ē yì jiàn cí.
三公往访事,卧痾亦见辞。
wěi míng dú bù rán, xiǎo dào ān qǔ zī.
伟明独不然,小道安取兹。
sī rén shì shuǐ jìng, yǔ shì pò hūn yí.
斯人似水镜,与世破昏疑。
yōu guó bù wéi shēn, bǎi shì nà kě qī.
忧国不为身,百世那可欺。
jǔ bēi xiāng huān shǔ, shì shì yì zhì zhī.
举杯相欢属,是事亦置之。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十二》专题为您介绍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十二古诗,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十二晁补之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