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五》 晁补之

一眼异青白,口语来啾喧。
酌一不酌一,用意何其偏。
谁似子孙子,高栖苏门山。
时随岭云出,又与林鸟还。
平生但长啸,独为嵇生言。
分类:

作者简介(晁补之)

晁补之头像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五》晁补之 翻译、赏析和诗意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五》是宋代晁补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眼异青白,口语来啾喧。
酌一不酌一,用意何其偏。
谁似子孙子,高栖苏门山。
时随岭云出,又与林鸟还。
平生但长啸,独为嵇生言。

诗意:
诗词以饮酒为主题,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诗人观察到酒杯中的酒呈现出奇特的青白色,口中的言语也变得啾喧不清。他思考着为什么有的时候倾斟一杯,而有的时候却不倾斟,这种选择背后有着何种用意。他赞美了陶渊明和苏轼,将他们比作高栖于苏门山的子孙子,他们的才华和境界如同云随着山岭而来,又如同鸟儿归巢。诗人平生一直以高亢的啸声表达自己的心声,这首诗是他为嵇康而作的。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饮酒的场景,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一眼异青白的酒和口中啾喧的言语,给人以一种神秘而不寻常的感觉。诗人用饮酒的行为来思考生活中的选择和用意,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索。他以陶渊明和苏轼作为比喻,赞美了他们的才华和境界,将他们比作高栖于苏门山的子孙子,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他们的卓越之处。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的独特之处,他平生以长啸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这也是他为嵇康而作的一种表达方式。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比喻,展示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思想境界,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五》晁补之 拼音读音参考

yǐn jiǔ èr shí shǒu tóng sū hàn lín xiān shēng cì yùn zhuī hé táo yuān míng wǔ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五

yī yǎn yì qīng bái, kǒu yǔ lái jiū xuān.
一眼异青白,口语来啾喧。
zhuó yī bù zhuó yī, yòng yì hé qí piān.
酌一不酌一,用意何其偏。
shuí shì zǐ sūn zi, gāo qī sū mén shān.
谁似子孙子,高栖苏门山。
shí suí lǐng yún chū, yòu yǔ lín niǎo hái.
时随岭云出,又与林鸟还。
píng shēng dàn cháng xiào, dú wèi jī shēng yán.
平生但长啸,独为嵇生言。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五》专题为您介绍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五古诗,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五晁补之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