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蒨桃》 寇准

将相功名终若何,不堪急景似奔梭。
人间万事何须问,且向樽前听艳歌。
分类:

作者简介(寇准)

寇准头像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衡州团练副使李迪迎寇准尸灵厝于衡州(今衡阳市)岳屏山花药寺,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和蒨桃》寇准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蒨桃》是宋代文人寇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将相功名终若何,
不堪急景似奔梭。
人间万事何须问,
且向樽前听艳歌。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功名荣誉的思考和对人生追求的思索。作者反问自己,将军和宰相的功名终究有什么意义呢?在飞逝的时光中,这些功名荣誉就像匆忙的梭子一样,无法承受时间的冲刷。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间,有太多事情是不值得追问的。相反,作者建议我们不妨在酒杯前倾听动人的歌声,享受眼前的美好。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揭示了作者对功名利禄追逐的淡漠态度。将军和宰相在古代是最高的地位和荣誉象征,但作者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质疑这些荣誉的真正意义。他认为,这些功名在时间的冲击下是如此脆弱和短暂,无法抵挡时光的洗礼。相比之下,作者主张放下追逐功名的焦虑,去欣赏生活中真正美好的事物。

在最后两句中,作者提到了“樽前听艳歌”,这里的“樽”指的是酒杯,艳歌则代表欢乐的歌声。作者暗示人们应该将注意力转向享受眼前的快乐,不必过于纠结于名利和功名。这种对于人生的淡泊态度反映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由、放松和享受生活的心态。

总体而言,寇准的《和蒨桃》以简洁、直接的语言表达了对功名追求的冷漠态度,呼唤人们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美好和快乐。这首诗词在宋代文人的诗歌创作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功名的审视和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蒨桃》寇准 拼音读音参考

hé qiàn táo
和蒨桃

jiàng xiàng gōng míng zhōng ruò hé, bù kān jí jǐng shì bēn suō.
将相功名终若何,不堪急景似奔梭。
rén jiān wàn shì hé xū wèn, qiě xiàng zūn qián tīng yàn gē.
人间万事何须问,且向樽前听艳歌。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和蒨桃》专题为您介绍和蒨桃古诗,和蒨桃寇准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