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寒食》 寇准

春雨萧萧寒食天,远行犹在楚江边。
人思故国迷残照,鸟隔深花语断烟。
薄宦未能酬壮节,良时空自感流年。
因循未学陶潜兴,长见孤云倍黯然。
分类:

作者简介(寇准)

寇准头像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衡州团练副使李迪迎寇准尸灵厝于衡州(今衡阳市)岳屏山花药寺,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巴东寒食》寇准 翻译、赏析和诗意

《巴东寒食》是宋代文学家寇准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春雨萧萧寒食天,
远行犹在楚江边。
人思故国迷残照,
鸟隔深花语断烟。
薄宦未能酬壮节,
良时空自感流年。
因循未学陶潜兴,
长见孤云倍黯然。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巴东地区的寒食节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中借助春雨、远行、人思、鸟隔等意象,展示了寒食时节的凄凉和离乡之苦,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和对离别的愁苦之感。

赏析:
1. 诗人通过描绘春雨和萧萧之声,烘托出寒食时节的凄凉气氛,凸显了离乡客人的孤寂和心情的郁闷。

2. "人思故国迷残照"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远离故乡的诗人望着残余的夕阳,思念故国的景色,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绪和愁绪。

3. "鸟隔深花语断烟"暗示了诗人与故国的距离,无法听到故国深处花语的传言,感受到了思念的隔阂和离别的悲伤。

4. "薄宦未能酬壮节,良时空自感流年"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悔恨。薄宦指的是诗人的官位低微,不能奉献出自己的力量以回报故国。诗人感叹良辰美景转瞬即逝,流逝的时间使他更加感到时光的无情和自己的无奈。

5. "因循未学陶潜兴,长见孤云倍黯然"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和无奈。因循指的是墨守成规,没有追求个人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的勇气。与陶潜(陶渊明)相比,诗人感到自己的才华黯然无光,愧对时代和自己的心灵。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描绘了寒食时节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和悔恨。通过深刻的意象和内心的抒发,寇准成功地塑造了一幅离乡客人的孤寂之景,以及对故国和自身命运的无尽思念和愁绪。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巴东寒食》寇准 拼音读音参考

bā dōng hán shí
巴东寒食

chūn yǔ xiāo xiāo hán shí tiān, yuǎn xíng yóu zài chǔ jiāng biān.
春雨萧萧寒食天,远行犹在楚江边。
rén sī gù guó mí cán zhào, niǎo gé shēn huā yǔ duàn yān.
人思故国迷残照,鸟隔深花语断烟。
báo huàn wèi néng chóu zhuàng jié, liáng shí kōng zì gǎn liú nián.
薄宦未能酬壮节,良时空自感流年。
yīn xún wèi xué táo qián xìng, zhǎng jiàn gū yún bèi àn rán.
因循未学陶潜兴,长见孤云倍黯然。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巴东寒食》专题为您介绍巴东寒食古诗,巴东寒食寇准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