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 苏辙

春服初成日暖,潩河渐满风凉。
欲复孔门故事,略有童冠相将。
城西百步而近,杏花半落草香。
欣然愿与数子,临水一振衣裳。
故人有酒未酌,为我班荆举觞。
我虽少饮不醉,未怪游人若狂。
春风自尔一月,花絮极目飞扬。
诵诗相劝行乐,良士但取无荒。
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上巳》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上巳》是宋代文学家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春服初成日暖,
潩河渐满风凉。
欲复孔门故事,
略有童冠相将。
城西百步而近,
杏花半落草香。
欣然愿与数子,
临水一振衣裳。
故人有酒未酌,
为我班荆举觞。
我虽少饮不醉,
未怪游人若狂。
春风自尔一月,
花絮极目飞扬。
诵诗相劝行乐,
良士但取无荒。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春天的场景,诗人感受到初春的温暖,河水渐满,微风吹来带来凉爽。他渴望重温古代孔子门下的故事,略有少年时的风采。他身处城西,离孔子的故乡曲阜百步之遥,而城外的杏花已经有一半凋谢,草地上弥漫着芳香。他愉快地希望与年轻的学子们一起,站在水边振衣而歌。他的故友虽然有酒却未倒,为他举起荆州特产的酒杯。他虽然少量饮酒却不会醉,也不会责怪那些像痴狂一样畅游的游人。春风吹来,花絮在空中飘扬,他们互相吟诵诗歌,相互劝勉,欢享快乐。他认为真正的士人只需追求无愧于心的事业,而不必沉湎于荒废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并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年少时的向往和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界的和谐和生机勃勃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古代孔子门下故事的向往,以及对于友谊和诗词的热爱。诗中的"数子"指的是年轻的学子们,诗人希望与他们一起,共同追求理想境界。诗人对于饮酒的态度也很有趣,虽然他自称少量饮酒不会醉,但他并不责怪那些沉迷于酒的游人,似乎对于人们在春天中放纵自己也持一种宽容的态度。最后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希望士人们应当追求有意义的事业,而不应荒废光阴的观点。整首诗词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苏辙对于生活和理想的独特见解,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由闲适、追求理想情怀的思想风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上巳》苏辙 拼音读音参考

shàng sì
上巳

chūn fú chū chéng rì nuǎn, yì hé jiàn mǎn fēng liáng.
春服初成日暖,潩河渐满风凉。
yù fù kǒng mén gù shì, lüè yǒu tóng guān xiāng jiāng.
欲复孔门故事,略有童冠相将。
chéng xī bǎi bù ér jìn, xìng huā bàn luò cǎo xiāng.
城西百步而近,杏花半落草香。
xīn rán yuàn yǔ shù zi, lín shuǐ yī zhèn yī shang.
欣然愿与数子,临水一振衣裳。
gù rén yǒu jiǔ wèi zhuó, wèi wǒ bān jīng jǔ shāng.
故人有酒未酌,为我班荆举觞。
wǒ suī shǎo yǐn bù zuì, wèi guài yóu rén ruò kuáng.
我虽少饮不醉,未怪游人若狂。
chūn fēng zì ěr yī yuè, huā xù jí mù fēi yáng.
春风自尔一月,花絮极目飞扬。
sòng shī xiāng quàn xíng lè, liáng shì dàn qǔ wú huāng.
诵诗相劝行乐,良士但取无荒。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上巳》专题为您介绍上巳古诗,上巳苏辙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