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九会仙馆二绝句之一》 苏辙

北峷南屏恰四周,西山微缺放溪流。
胡人置酒留连客,颇识峰峦是胜游。
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九会仙馆二绝句之一》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九会仙馆二绝句之一》是苏辙(苏轼)的作品,描绘了他奉使辽国(契丹)期间游览胡人所建的仙馆的景色和感受。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北峷南屏恰四周,
西山微缺放溪流。
胡人置酒留连客,
颇识峰峦是胜游。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辙在奉使契丹期间游览胡人所建的仙馆时的景色和感受。诗人观赏北峷和南屏两座山峰,它们恰好环绕着仙馆。西山微微有一处凹陷,溪水从那里流过。胡人安排了酒宴,让客人尽情留连。诗人对这座仙馆的山峰和风景有一定的了解,认为它们是迷人的游览胜地。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契丹期间游览仙馆的景色描绘,展现了苏辙对自然山水的赏析和对胡人文化的体验。诗人以简练而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北峷和南屏两座山峰,与仙馆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景观。他还提到了西山微微的缺口,溪水从那里流过,给整个景色增添了一丝灵动的气息。胡人安排了酒宴,让客人尽情留连,显示了胡人的热情好客。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座仙馆山峰和风景的赞叹,认为它们是胜过其他游览胜地的美景。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对情景的叙述,传达出作者对自然山水和文化之美的欣赏。它展示了苏辙丰富的情感和对美的敏锐感知,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胡人文化的尊重和认同。整体上,这首诗词具有清新自然、富有诗意的特点,使人感受到了作者在契丹期间的愉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九会仙馆二绝句之一》苏辙 拼音读音参考

fèng shǐ qì dān èr shí bā shǒu qí jiǔ huì xiān guǎn èr jué jù zhī yī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九会仙馆二绝句之一

běi shēn nán píng qià sì zhōu, xī shān wēi quē fàng xī liú.
北峷南屏恰四周,西山微缺放溪流。
hú rén zhì jiǔ liú lián kè, pō shí fēng luán shì shèng yóu.
胡人置酒留连客,颇识峰峦是胜游。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九会仙馆二绝句之一》专题为您介绍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九会仙馆二绝句之一古诗,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九会仙馆二绝句之一苏辙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