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栗》 苏辙

老去日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
经霜斧刃全金气,插手丹田借火光。
入口锵鸣初未熟,低头咀噍不容忙。
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桨。
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服栗》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服栗》是苏辙的一首诗词,描写了山翁因年老体弱而服用栗子来治疗病痛的情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老去日添腰脚病,
山翁服栗旧传方。
经霜斧刃全金气,
插手丹田借火光。
入口锵鸣初未熟,
低头咀噍不容忙。
客来为说晨兴晚,
三咽徐收白玉桨。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年老的山翁因为腰脚病痛日益加重而服用栗子来治疗。他以自己多年来流传下来的经验,用栗子治疗疾病。诗中通过描写栗子的特点和过程,表达了山翁对栗子疗效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山翁服用栗子的过程。首先,诗中提到山翁因为年老体弱而患上腰脚疾病,暗示了他的衰老和身体的不适。然后,诗人描述了山翁服用栗子的方法,称栗子具有经霜斧刃的金气,插入丹田(身体的重要穴位)中,借火光加热。这些描写展现了栗子疗效的高明和山翁对栗子治疗的坚信。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山翁吃栗子的情景,栗子入口时发出锵鸣之声,初未熟时低头细嚼,不敢匆忙。这些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山翁对于栗子的细致呵护和对病痛的严肃态度。最后,诗人以客人来拜访山翁的场景作结,山翁为客人讲述早晚起床的方法,以及如何慢慢地用白玉桨(象征着船桨、划船)收拾三咽(指的是咽喉,意味着慢慢恢复健康)。整首诗通过描绘山翁服用栗子的过程和山翁对待生活的态度,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健康的思考,以及对积极面对生活的呼唤。

这首诗词以简练而准确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关注和对健康的珍视。通过描绘山翁服用栗子的过程,诗人表达了对传统智慧和经验的尊重,并反映了人们对健康和长寿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智慧,让人在欣赏之余也对自身的生活方式和健康有所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服栗》苏辙 拼音读音参考

fú lì
服栗

lǎo qù rì tiān yāo jiǎo bìng, shān wēng fú lì jiù chuán fāng.
老去日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
jīng shuāng fǔ rèn quán jīn qì, chā shǒu dān tián jiè huǒ guāng.
经霜斧刃全金气,插手丹田借火光。
rù kǒu qiāng míng chū wèi shú, dī tóu jǔ jiào bù róng máng.
入口锵鸣初未熟,低头咀噍不容忙。
kè lái wèi shuō chén xīng wǎn, sān yàn xú shōu bái yù jiǎng.
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桨。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服栗》专题为您介绍服栗古诗,服栗苏辙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