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寺》 曾巩

尘外岧巉鹫岭宫,架虚排险出青红。
林光巧转沧波上,海色遥涵白日东。
夜静神龙听呪食,秋深苍鹘起搏风。
连荆控蜀长江水,尽在回廊顾盼中。
分类:

作者简介(曾巩)

曾巩头像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金山寺》曾巩 翻译、赏析和诗意

《金山寺》是宋代文人曾巩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尘外岧巉鹫岭宫,
架虚排险出青红。
林光巧转沧波上,
海色遥涵白日东。
夜静神龙听呪食,
秋深苍鹘起搏风。
连荆控蜀长江水,
尽在回廊顾盼中。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名为金山寺的寺庙景色。寺庙位于岧巉鹫岭之外,远离尘嚣,高耸入云。寺庙建筑巧妙地排列在险峻的山峰之间,形成了青红相间的美丽景观。阳光透过林木的间隙照射下来,使得波光粼粼的河水呈现出沧桑之色,海天一色蔚蓝遥远,容纳了东方的白日。夜晚安静时,神龙听到寺庙中念经的声音,宛如食物般滋养着它的灵魂。深秋时节,苍鹘在寺庙上空振翅高飞,与狂风搏斗。连绵的山峦控制着长江水流,而这一切尽在回廊中远眺。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金山寺的自然景观和宏伟建筑,表达了曾巩对山水之美、佛教寺庙的敬仰之情。诗人以雄奇的山脉、蔚蓝的海天、灵动的林光等形象描绘了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观,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宏伟。夜晚的神龙听到念经之声,凸显了佛教寺庙的庄严和神秘。而苍鹘起舞、山峦控水的描写,更加突出了寺庙的独特地理位置和气势恢弘的建筑。整首诗词以山水、寺庙为主题,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观和宗教信仰的热爱,同时也传达了对人生境界和宇宙秩序的思考。

该诗词以其优美的描写、独特的意象和深远的意义,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才华和情感。它不仅是一首表达对自然美和宗教信仰的诗作,也是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沉思考,以及对佛教寺庙和宇宙秩序的敬仰之情,从而引发自己对于人生意义和宇宙奥妙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金山寺》曾巩 拼音读音参考

jīn shān sì
金山寺

chén wài tiáo chán jiù lǐng gōng, jià xū pái xiǎn chū qīng hóng.
尘外岧巉鹫岭宫,架虚排险出青红。
lín guāng qiǎo zhuǎn cāng bō shàng, hǎi sè yáo hán bái rì dōng.
林光巧转沧波上,海色遥涵白日东。
yè jìng shén lóng tīng zhòu shí, qiū shēn cāng gǔ qǐ bó fēng.
夜静神龙听呪食,秋深苍鹘起搏风。
lián jīng kòng shǔ cháng jiāng shuǐ, jǐn zài huí láng gù pàn zhōng.
连荆控蜀长江水,尽在回廊顾盼中。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金山寺》专题为您介绍金山寺古诗,金山寺曾巩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