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寺》 张舜民

初投旱梅戈,忽整潇湘枻。
彭蠡镜中行,桐庭天外倚。
分类:

作者简介(张舜民)

张舜民头像

张舜民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岳麓寺》张舜民 翻译、赏析和诗意

《岳麓寺》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舜民。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岳麓寺

初投旱梅戈,
忽整潇湘枻。
彭蠡镜中行,
桐庭天外倚。

译文:
初次踏入岳麓寺,
忽然看见潇湘江的船只。
像在彭蠡湖中行舟,
宛如倚在桐庭之外的天空。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初次来到岳麓寺时的景象和感受。岳麓寺位于湖南岳麓山下,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诗中通过运用意象,把岳麓寺与潇湘江、彭蠡湖和桐庭等地景物相联系,表达了作者在这座寺庙中感受到的宁静和超越尘世的美好。

赏析:
1. 诗词运用了景物的描写和比喻,以表达作者对岳麓寺的情感和想象。旱梅戈、潇湘枻、彭蠡镜、桐庭等词语都是意象丰富的修辞手法,使诗词具有浓郁的艺术氛围。
2. 通过对潇湘江和彭蠡湖的描绘,诗词展现了岳麓寺的宁静和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彭蠡湖是湖南的一座著名湖泊,潇湘江则是江南地区的主要河流,它们象征着湖南的山水风景。
3. 桐庭指的是桐城,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境,与天外倚相联系,表达了对岳麓寺境地的赞美和仰慕之情。
4.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岳麓寺的独特感受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充满了诗意和意境。

总的来说,这首《岳麓寺》通过景物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岳麓寺所带来的宁静与美好的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岳麓寺》张舜民 拼音读音参考

yuè lù sì
岳麓寺

chū tóu hàn méi gē, hū zhěng xiāo xiāng yì.
初投旱梅戈,忽整潇湘枻。
péng lí jìng zhōng xíng, tóng tíng tiān wài yǐ.
彭蠡镜中行,桐庭天外倚。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岳麓寺》专题为您介绍岳麓寺古诗,岳麓寺张舜民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