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寓居杂咏》 姜夔

布衣何用揖王公,归向芦根濯软红。
自觉此心无一事,小鱼跳出绿萍中。
分类:

作者简介(姜夔)

姜夔头像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湖上寓居杂咏》姜夔 翻译、赏析和诗意

《湖上寓居杂咏》是宋代诗人姜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湖边我居住在这里,身穿布衣有何用,何必去向王公行礼。我宁愿回到芦苇根下,用柔软的红布擦拭我温暖的身躯。我心中只有这个念头,无所事事,无牵无挂。就像一条小鱼跳出绿色的浮萍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姜夔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姜夔以自己身穿布衣、居住湖畔的生活方式为例,批判了官场的虚伪和繁琐,表达了对自由和宁静的追求。他宣扬了远离纷扰、回归自然的理念,渴望摆脱尘世的束缚,心灵得到彻底的解放。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渴望,通过对布衣、王公、芦根和红布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官场权势和尘世繁华的反感。诗中的小鱼跳出绿萍的形象,象征着作者自由自在的心态和对追求自我价值的追求。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宁静、自由、清净的向往,呼吁人们远离纷扰,回归本真。

姜夔的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生动的描写,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倡导,深深触动了读者的心灵。它传达了追求内心自由、远离名利的哲理,引导人们审视尘世的喧嚣与浮华,鼓励人们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我价值的追求。这首诗词在宋代受到了广泛的赞誉,也被后世的文人所推崇,成为了姜夔的代表作之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湖上寓居杂咏》姜夔 拼音读音参考

hú shàng yù jū zá yǒng
湖上寓居杂咏

bù yī hé yòng yī wáng gōng, guī xiàng lú gēn zhuó ruǎn hóng.
布衣何用揖王公,归向芦根濯软红。
zì jué cǐ xīn wú yī shì, xiǎo yú tiào chū lǜ píng zhōng.
自觉此心无一事,小鱼跳出绿萍中。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湖上寓居杂咏》专题为您介绍湖上寓居杂咏古诗,湖上寓居杂咏姜夔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