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四一侄见赠筇竹杖以诗谢之》 李吕

常瞻南极画图中,寿相偏宜九节筇。
珍重阿戎来寄我,惭无林下老仙风。
分类:

作者简介(李吕)

李吕,字滨老,一字东老,邵武军光泽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记诵过人。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千四一侄见赠筇竹杖以诗谢之》李吕 翻译、赏析和诗意

《千四一侄见赠筇竹杖以诗谢之》是李吕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常常观看南极画图中,寿命之相特别适宜九节的筇竹。珍重的阿戎将此送给我,我感到惭愧,没有像林下的老仙人那样风雅。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李吕对一根筇竹杖的赞美和感激之情。他在南极画图中常常观赏到寿命长久的九节筇竹,而他的侄子阿戎特意将一根筇竹杖送给了他。诗人感到惭愧的是,自己没有达到林下老仙人那种深居简出、超脱尘世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筇竹杖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界的思考和自省。筇竹杖象征着高尚的品质和境界,寓意着长寿和坚贞不屈。诗人通过观赏南极画图中的九节筇竹,感受到了其中的神奇和美妙,因此对筇竹杖充满了敬意和珍重之情。

诗中的"阿戎"是诗人的侄子,他将这根筇竹杖送给了诗人,表达了他对诗人的尊敬和情谊。然而,诗人在接受这份礼物时,却感到自愧不如,觉得自己还没有达到林下老仙人的境界,没有修炼出老仙风的风雅和超脱。这种自责和自省反映了诗人对自身修养和境界的思考,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筇竹杖的赞美和自省,展示了诗人李吕对高尚品质和境界的追求。诗人通过观赏自然景物,思考自身的修养和境界,表达了对高尚美德的向往和对自身不足的自责。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筇竹杖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高尚品质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身修养的反思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千四一侄见赠筇竹杖以诗谢之》李吕 拼音读音参考

qiān sì yī zhí jiàn zèng qióng zhú zhàng yǐ shī xiè zhī
千四一侄见赠筇竹杖以诗谢之

cháng zhān nán jí huà tú zhōng, shòu xiāng piān yí jiǔ jié qióng.
常瞻南极画图中,寿相偏宜九节筇。
zhēn zhòng ā róng lái jì wǒ, cán wú lín xià lǎo xiān fēng.
珍重阿戎来寄我,惭无林下老仙风。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千四一侄见赠筇竹杖以诗谢之》专题为您介绍千四一侄见赠筇竹杖以诗谢之古诗,千四一侄见赠筇竹杖以诗谢之李吕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