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郭希吕石洞二十咏·桂壑》 刘过

丛丛万横枝,罗生杂松篁。
不以岩穴幽,岁晚政自香。
分类:

作者简介(刘过)

刘过头像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游郭希吕石洞二十咏·桂壑》刘过 翻译、赏析和诗意

《游郭希吕石洞二十咏·桂壑》是宋代刘过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桂壑
丛丛万横枝,
罗生杂松篁。
不以岩穴幽,
岁晚政自香。

译文:
茂密的桂树覆盖着整个山谷,
茂盛的松树和竹子生长交织在一起。
它们并不隐藏在幽深的山洞中,
到了晚年,它们的香气自然飘散出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谷中繁茂的景象,以及桂树、松树和竹子交织成的美妙景观。桂树象征高洁和贞节,松树象征坚韧和长寿,而竹子象征坚韧和正直。这些树木与竹子并不隐藏在幽深的山洞中,而是在广阔的山谷中生长繁茂,展现出自然的美丽和香气。诗人通过描绘这一景象,表达了岁月的流转和事物自然发展的道理。

赏析:
这首诗以山谷中的桂树、松树和竹子为描写对象,通过描绘它们的茂盛和自然的香气,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生命力。诗人用简洁明快的词语描绘了树木丛生的景象,给人一种繁茂和生机盎然的感觉。他强调这些树木并不需要幽深的山洞来藏身,而是在广阔的山谷中自由生长,展示出自然的美丽和香气。这种描写方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自然法则的理解。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同时表达了岁月的流转和事物自然发展的道理。通过观察自然景象,诗人传达了对生命力和自然力量的赞美,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理解。这首诗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受,使人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好和宏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游郭希吕石洞二十咏·桂壑》刘过 拼音读音参考

yóu guō xī lǚ shí dòng èr shí yǒng guì hè
游郭希吕石洞二十咏·桂壑

cóng cóng wàn héng zhī, luó shēng zá sōng huáng.
丛丛万横枝,罗生杂松篁。
bù yǐ yán xué yōu, suì wǎn zhèng zì xiāng.
不以岩穴幽,岁晚政自香。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游郭希吕石洞二十咏·桂壑》专题为您介绍游郭希吕石洞二十咏·桂壑古诗,游郭希吕石洞二十咏·桂壑刘过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