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江行五首》 刘子翚

寒烽隔水明,虏意犹叵测。
君王自临戎,万骑随清跸。
士气薄层霄,欃枪夜无色。
分类:

作者简介(刘子翚)

刘子翚头像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防江行五首》刘子翚 翻译、赏析和诗意

《防江行五首》是刘子翚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防御边境的场景。虽然没有给出具体的诗句内容,但我们可以根据题目和时代背景来进行分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寒烽隔水明,虏意犹叵测。
君王自临戎,万骑随清跸。
士气薄层霄,欃枪夜无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边境地区,可能是在江边,这里布置了许多烽火台,烽火台上的火光在水面上闪烁明亮。"寒烽隔水明"一句将诗人的目光聚焦在这一景象上。

"虏意犹叵测"这一句表达了对敌对势力的心理揣测。由于边境地区的不安定,敌对势力的意图并不容易预测和判断。

"君王自临戎,万骑随清跸"这两句表明君王亲自率领大军来到边境地区,带领着成千上万的骑兵。"君王自临戎"表达了君王的威严和决心,而"万骑随清跸"则展示了庞大的军队队伍,气势磅礴。

"士气薄层霄,欃枪夜无色"这两句描述了士兵们的士气如何高涨,他们的战意冲天。"士气薄层霄"意味着他们的士气高耸入云霄,意志坚定。"欃枪夜无色"则表明他们的战斗准备已经到位,黑夜中的枪械已经无需再次点燃,象征着军队的高度警戒和随时准备应战的状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境防御的景象,表达了君王的决心和士兵们的忠诚与勇气。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将读者带入到边境的寒冷氛围中,感受到了防御战线上的紧张与激烈。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防江行五首》刘子翚 拼音读音参考

fáng jiāng xíng wǔ shǒu
防江行五首

hán fēng gé shuǐ míng, lǔ yì yóu pǒ cè.
寒烽隔水明,虏意犹叵测。
jūn wáng zì lín róng, wàn qí suí qīng bì.
君王自临戎,万骑随清跸。
shì qì báo céng xiāo, chán qiāng yè wú sè.
士气薄层霄,欃枪夜无色。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防江行五首》专题为您介绍防江行五首古诗,防江行五首刘子翚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