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毛公洞六首》 王之道

旋披荆棘入山来,洞口晴烟翳不开。
试问真人竟何处,他年相就谒蓬莱。
分类:

作者简介(王之道)

王之道头像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游毛公洞六首》王之道 翻译、赏析和诗意

《游毛公洞六首》是宋代王之道的作品,描述了诗人游历毛公洞的情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旋披荆棘入山来,
洞口晴烟翳不开。
试问真人竟何处,
他年相就谒蓬莱。

译文:
我旋身穿过密布的荆棘进入山中,
洞口的晴朗烟雾却无法散开。
试问真正的仙人究竟在何方,
在未来的某一年,我将亲临蓬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游历毛公洞的情景,展现了他对仙境的向往和追求。诗人旋身穿过茂密的荆棘,象征着他在追寻仙境的旅途中克服了困难和艰险。然而,洞口的晴朗烟雾却无法散开,给人一种仙境难觅的感觉,暗示了仙境的神秘和难以企及。

诗中的关键是对真人的探寻,诗人试问真人究竟在何方,这表达了他对真正仙人的渴望和向往。真人是指仙人、仙境中的高人,象征着超越尘世的境界和智慧。诗人希望能够与真人相会,得到真人的指导和启示。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他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年能够谒见蓬莱,即进入仙境,与仙人相会。蓬莱是传说中仙境的代名词,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祥和、完美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诗人游历毛公洞的场景,表达了他对仙境的渴望和追求,以及对真人的探寻和未来的期待。诗意深远,引人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士人对超越尘世的向往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游毛公洞六首》王之道 拼音读音参考

yóu máo gōng dòng liù shǒu
游毛公洞六首

xuán pī jīng jí rù shān lái, dòng kǒu qíng yān yì bù kāi.
旋披荆棘入山来,洞口晴烟翳不开。
shì wèn zhēn rén jìng hé chǔ, tā nián xiāng jiù yè péng lái.
试问真人竟何处,他年相就谒蓬莱。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游毛公洞六首》专题为您介绍游毛公洞六首古诗,游毛公洞六首王之道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