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子莱丙戌登科题名小录后》 王之道

屈指宣和岁在辰,於今四十有三春。
吾家又得莱追继,丛桂从兹不乏人。
分类:

作者简介(王之道)

王之道头像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书子莱丙戌登科题名小录后》王之道 翻译、赏析和诗意

《书子莱丙戌登科题名小录后》是宋代王之道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王之道自家子弟获得进士科举考试中的莱补录取为背景,表达了对家族成就的自豪和对后代子孙的期望。

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中文译文:
屈指宣和岁在辰,
於今四十有三春。
吾家又得莱追继,
丛桂从兹不乏人。

诗意:
屈指算来,自从宣和年间,已经度过了四十三个春秋。如今,我家又有子弟获得了莱补录取,接续前人的荣誉,丛桂之中人才辈出,丝毫不缺。

赏析:
这首诗以庆贺家族子弟中有人获得莱补录取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家族成就的自豪之情。首句“屈指宣和岁在辰”,借用了“宣和岁”这一特定的年份,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沧桑。接着,作者指出已经过去了四十三个春秋,这是对岁月流转的概括,也突出了作者自己的年纪和经历。

接下来的两句“吾家又得莱追继,丛桂从兹不乏人”表达了喜悦和骄傲之情。莱补录取意味着作者家族中的子弟在科举考试中获得了出类拔萃的成绩,丛桂则象征了人才辈出。这里的“莱追继”暗示了前人的辉煌成就得以延续,新一代的人才不断涌现,展现了作者对家族传承的乐观态度和对后代的期望。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家族荣耀的庆贺之情,同时透过对时间的描绘和家族传承的赞美,传达了作者对历史和家族文化的思考和崇敬之情。这首诗体现了宋代士人对科举制度和家族荣誉的重视,以及对后代子孙的殷切期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书子莱丙戌登科题名小录后》王之道 拼音读音参考

shū zi lái bǐng xū dēng kē tí míng xiǎo lù hòu
书子莱丙戌登科题名小录后

qū zhǐ xuān hé suì zài chén, yú jīn sì shí yǒu sān chūn.
屈指宣和岁在辰,於今四十有三春。
wú jiā yòu dé lái zhuī jì, cóng guì cóng zī bù fá rén.
吾家又得莱追继,丛桂从兹不乏人。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书子莱丙戌登科题名小录后》专题为您介绍书子莱丙戌登科题名小录后古诗,书子莱丙戌登科题名小录后王之道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