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端材以宣谕属官入川》 朱翌

使星入蜀动佳占,幕府谟谋要子参。
天下兵戈连岁月,朝廷根本在西南。
路经九折休回首,事考三分小驻骖。
想见梅黄飞雨里,前旌已在百花潭。
分类:

作者简介(朱翌)

朱翌头像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送王端材以宣谕属官入川》朱翌 翻译、赏析和诗意

送王端材以宣谕属官入川

使星入蜀动佳占,
幕府谟谋要子参。
天下兵戈连岁月,
朝廷根本在西南。

路经九折休回首,
事考三分小驻骖。
想见梅黄飞雨里,
前旌已在百花潭。

中文译文:

送王端材前去宣谕属官入川

使者的星辰进入蜀地,预示着吉祥的征兆,
幕府中的谋士是重要的参谋人员。
天下充满了战争和纷争的岁月,
朝廷的根本在西南地区。

一路经过九重山折,不要回头看,
考虑事情要三思而后行,小心驻骖(古代的一种马匹)。
想象着梅花的黄色在飞雨中绽放,
前方的旌旗已经在百花潭(地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朱翌所作,题为《送王端材以宣谕属官入川》。诗中通过送别王端材出使川地的场景,抒发了对国家兴衰和边疆重要性的思考。

诗的开篇以星辰入蜀为象征,暗示王端材此行将带来吉祥和顺利。幕府中的谋士也显得非常重要,他们是参谋决策的关键人物。

接着,诗人描述了连绵岁月的战乱和纷争,表达了这个时代的动荡和不安。然而,朝廷的根本在西南地区,暗示着西南是朝廷的重要根据地。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王端材艰难的旅程。九重山折象征着困难重重,诗人劝告王端材不要回头,要坚定地前行。在处理事务时要三思而行,谨慎驻骖,体现了作者对王端材的期望和嘱咐。

最后两句以梅花黄色在飞雨中绽放为比喻,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前方的旌旗已经在百花潭,预示着胜利和荣耀的到来。

整首诗以别送为主题,通过对王端材前往川地的描述,表达了对国家兴衰和重要战略地位的思考。同时,诗人运用了自然景物和比喻的手法,使诗歌更具意境和深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送王端材以宣谕属官入川》朱翌 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wáng duān cái yǐ xuān yù shǔ guān rù chuān
送王端材以宣谕属官入川

shǐ xīng rù shǔ dòng jiā zhàn, mù fǔ mó móu yào zǐ cān.
使星入蜀动佳占,幕府谟谋要子参。
tiān xià bīng gē lián suì yuè, cháo tíng gēn běn zài xī nán.
天下兵戈连岁月,朝廷根本在西南。
lù jīng jiǔ zhé xiū huí shǒu, shì kǎo sān fēn xiǎo zhù cān.
路经九折休回首,事考三分小驻骖。
xiǎng jiàn méi huáng fēi yǔ lǐ, qián jīng yǐ zài bǎi huā tán.
想见梅黄飞雨里,前旌已在百花潭。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送王端材以宣谕属官入川》专题为您介绍送王端材以宣谕属官入川古诗,送王端材以宣谕属官入川朱翌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