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鹧鸪(三首)》 刘基

山禽一处一般声,不是乡音便动情。
多事江南子规鸟,天津桥上对人鸣。
分类:

作者简介(刘基)

刘基头像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山鹧鸪(三首)》刘基 翻译、赏析和诗意

这是明代刘基所写的《山鹧鸪(三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山鹧鸪(三首)》中,诗人刘基以山鹧鸪为主题,表达了自然景物与人情之间的和谐共鸣。

首先,诗人描述了山中鹧鸪的声音,它们每一处都发出一种独特的声音,这些声音并非是乡音,却能引起人们内心的感动。这表明了山鹧鸪的声音虽然陌生,却具有一种令人心醉的美感。

接着,诗人提到了江南的子规鸟。子规鸟在江南地区很常见,它们多情且多事,以其悦耳的歌声而闻名。而在天津桥上,子规鸟与人们对鸣,仿佛在与人类进行一种默契的交流。这种景象传达出大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和谐共存,以及诗人对这种和谐景象的赞叹。

整首诗以山鹧鸪和子规鸟为主题,描绘了它们的声音与情感。通过对自然界中这些鸟类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与自然相处的平和与谐美。诗词中的山鹧鸪和子规鸟是自然界中的声音使者,它们的歌声不仅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也能够将人类与自然融为一体。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山鹧鸪和子规鸟的声音,并通过这些声音传递了对自然与人情之间和谐共鸣的赞美。它同时唤起了读者对美丽自然景物的向往,以及对大自然中各种生灵的敬畏和赞叹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山鹧鸪(三首)》刘基 拼音读音参考

shān zhè gū sān shǒu
山鹧鸪(三首)

shān qín yī chù yì bān shēng, bú shì xiāng yīn biàn dòng qíng.
山禽一处一般声,不是乡音便动情。
duō shì jiāng nán zǐ guī niǎo, tiān jīn qiáo shàng duì rén míng.
多事江南子规鸟,天津桥上对人鸣。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山鹧鸪(三首)》专题为您介绍山鹧鸪(三首)古诗,山鹧鸪(三首)刘基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