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晓(以下拾遗诗六首)》 刘基

愁梦不更续,寒天将欲明。
雪风吹海树,霜月凛江城。
衰病丹心在,艰虞素发盈。
殷勤东注水,渺渺若为情。
分类:

作者简介(刘基)

刘基头像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将晓(以下拾遗诗六首)》刘基 翻译、赏析和诗意

《将晓(以下拾遗诗六首)》是明代诗人刘基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黎明前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意:
在这即将破晓的时刻,愁绪难以入眠,寒天即将明亮。寒风吹拂着海边的树木,冰冷的月光映照着江城。衰病困扰着作者的内心,但他的热忱依然存在,充满了困难和担忧。他希望能倾注真诚的心意,如同东方的水一般广阔,虽然渺小,却充满了真情实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内心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描写黎明前的景象,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观相融合,形成了一种深沉而幽远的意境。

诗中的“愁梦不更续”表达了作者的忧虑和痛苦,他的心情无法得到宁静,夜晚的梦境无法续写。而“寒天将欲明”则预示了新的一天即将到来,暗示着希望与曙光。

通过“雪风吹海树,霜月凛江城”这样的描写手法,诗人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寒冷而凄美的氛围。作者的衰病与丹心形成鲜明的对比,强调了他内心的坚毅和执着。

最后两句“殷勤东注水,渺渺若为情”,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真情的向往。他希望自己的真诚之情能像东方的大海一样广阔而深沉,虽然渺小,却能传递出真挚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思索,以及对生活和情感的热爱。诗中的景物描写与情感交融,给人以深思和共鸣,体现了明代诗歌的特点和艺术魅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将晓(以下拾遗诗六首)》刘基 拼音读音参考

jiāng xiǎo yǐ xià shí yí shī liù shǒu
将晓(以下拾遗诗六首)

chóu mèng bù gēng xù, hán tiān jiàng yù míng.
愁梦不更续,寒天将欲明。
xuě fēng chuī hǎi shù, shuāng yuè lǐn jiāng chéng.
雪风吹海树,霜月凛江城。
shuāi bìng dān xīn zài, jiān yú sù fā yíng.
衰病丹心在,艰虞素发盈。
yīn qín dōng zhù shuǐ, miǎo miǎo ruò wéi qíng.
殷勤东注水,渺渺若为情。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将晓(以下拾遗诗六首)》专题为您介绍将晓(以下拾遗诗六首)古诗,将晓(以下拾遗诗六首)刘基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