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廿四首》 唐寅

松萝深径积莓苔,何事荆扉夜半开。
犬吠嘹嘹惊夜梦,月明千里故人来。
分类:

作者简介(唐寅)

唐寅头像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题画廿四首》唐寅 翻译、赏析和诗意

《题画廿四首》是明代文学家唐寅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松树和藤萝丛生的小径上积满了青苔,以及在深夜时分,不知何故竹篱门半开。在这个寂静的夜晚里,狗吠声响彻夜空,打破了人们的梦境,而明亮的月光下,远方的故人来到了诗人的身旁。

诗词的译文:
松萝深径积莓苔,
何事荆扉夜半开。
犬吠嘹嘹惊夜梦,
月明千里故人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夜晚的场景,表达了唐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在诗中,诗人将读者带入一个幽静的松树和藤萝丛生的小径,小径上的青苔显示出岁月的沧桑和自然的力量。夜晚时分,荆扉(竹篱门)不知什么原因半开,这种隐晦的暗示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然而,宁静的夜晚被狗的吠声打破,狗吠声嘹亮而持久,惊醒了诗人的梦境。这种突如其来的喧嚣给人一种意想不到的冲击,也表明了人们在安宁的夜晚也无法完全逃避现实的干扰。

然而,月光的明亮照亮了夜空,隐约中,远方的故人出现在诗人眼前。月明下的远方,给人以希望和温暖,象征着友谊和情感的联系。这种突如其来的来访更增添了诗词的神秘感和意味深长。

整首诗词在表现自然景物的同时,通过对夜晚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友谊的渴望。它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人际关系的思考,以及对于宁静夜晚突发事件的感受。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精妙的语言,将读者引入一个富有情感和意蕴的境界,让人产生共鸣和深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题画廿四首》唐寅 拼音读音参考

tí huà niàn sì shǒu
题画廿四首

sōng luó shēn jìng jī méi tái, hé shì jīng fēi yè bàn kāi.
松萝深径积莓苔,何事荆扉夜半开。
quǎn fèi liáo liáo jīng yè mèng, yuè míng qiān lǐ gù rén lái.
犬吠嘹嘹惊夜梦,月明千里故人来。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题画廿四首》专题为您介绍题画廿四首古诗,题画廿四首唐寅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