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皇帝挽词五首》 王珪

忽觉宫车晚,乘云御帝乡。
空余群玉殿,不奏万年觞。
白发孤臣泪,黄尘九陌荒。
返虞歌未断,陵柏已苍苍。
分类:

作者简介(王珪)

王珪头像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仁宗皇帝挽词五首》王珪 翻译、赏析和诗意

《仁宗皇帝挽词五首》是宋代王珪创作的一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忽觉宫车晚,
乘云御帝乡。
空余群玉殿,
不奏万年觞。

中文译文:
突然感到宫车晚,
乘云归御帝乡。
空留下群玉殿,
不奏万年觞。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仁宗皇帝在晚年时的境况。宫车归晚,象征着岁月的流逝,皇帝乘云返回自己的家乡。群玉殿空无一人,没有举行盛大的宴会。皇帝感叹时光的匆匆流逝,不再举行万年的祝酒仪式。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仁宗皇帝晚年的景象,展现了岁月易逝、权力的荣光消退的主题。宫车晚归,暗示了皇帝年事已高,临近晚年。乘云御帝乡,表达了皇帝即将返回自己的家乡,离开尘世的富贵。群玉殿空,没有喧嚣的宴会声音,凸显了皇帝的孤独和寂寞。最后两句表达了皇帝对逝去的岁月和已逝的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统治下国家的忧虑和无奈之感。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皇帝晚年的心境,展现了权力与富贵背后的虚幻和无常。

第二首:
白发孤臣泪,
黄尘九陌荒。
返虞歌未断,
陵柏已苍苍。

中文译文:
白发孤臣泪,
黄尘荒凉的街道。
返虞歌未停,
陵墓的柏树已经苍苍。

诗意:
这首诗以孤臣的视角来抒发对仁宗皇帝逝去的思念之情。白发孤臣流下悲伤的泪水,黄尘弥漫在荒凉的街道上。返虞歌未停,表示对逝去的君王的追思之歌依然在继续唱响。陵墓中的柏树已经苍苍,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皇帝的离去。

赏析:
这首诗以孤臣的视角,通过表达对仁宗皇帝的思念之情,展现了权力的荣光消退后所带来的孤独和凄凉。白发孤臣泪,表达了孤臣因为皇帝的离去而悲伤流泪。黄尘九陌荒,描述了街道的荒凉和岁月的变迁。返虞歌未断,意味着对皇帝的怀念和吊唁之歌将继续传唱。陵柏已苍苍,陵墓中的柏树已经苍老,暗示了皇帝已经过世,时光的流转使一切都变得陈旧。整首诗以朴素而凄凉的语言,表达了孤臣对仁宗皇帝的深深思念和对光阴易逝的感慨。通过对岁月流转和权力荣辱的描绘,展现了人事如梦的主题,让读者感受到权力与富贵背后的虚幻和无常。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仁宗皇帝挽词五首》王珪 拼音读音参考

rén zōng huáng dì wǎn cí wǔ shǒu
仁宗皇帝挽词五首

hū jué gōng chē wǎn, chéng yún yù dì xiāng.
忽觉宫车晚,乘云御帝乡。
kòng yú qún yù diàn, bù zòu wàn nián shāng.
空余群玉殿,不奏万年觞。
bái fà gū chén lèi, huáng chén jiǔ mò huāng.
白发孤臣泪,黄尘九陌荒。
fǎn yú gē wèi duàn, líng bǎi yǐ cāng cāng.
返虞歌未断,陵柏已苍苍。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仁宗皇帝挽词五首》专题为您介绍仁宗皇帝挽词五首古诗,仁宗皇帝挽词五首王珪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