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元参政喜雨四首》 王珪

页旱连春与俗忧,忽兴嘉雨遍群州。
郊禾薿薿青如积,宫瓦差差翟欲流。
良弼为霖辜宿望,神僧作雾应精求。
西成喜有登年修,況此新晴见黍秋。
分类:

作者简介(王珪)

王珪头像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依韵和元参政喜雨四首》王珪 翻译、赏析和诗意

《依韵和元参政喜雨四首》是宋代文人王珪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喜雨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对于旱情的担忧和对雨水的盼望,以及雨后大地的生机勃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页旱连春与俗忧,
忽兴嘉雨遍群州。
郊禾薿薿青如积,
宫瓦差差翟欲流。
良弼为霖辜宿望,
神僧作雾应精求。
西成喜有登年修,
況此新晴见黍秋。

这首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人们对于旱情的担忧和渴望雨水的心情。第一句“页旱连春与俗忧”,表明连续的旱情让人们忧虑不安,渴望春天的雨水。接着,诗中突然出现了“嘉雨遍群州”,意味着喜庆的雨水遍及整个州县,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希望。

接下来的两句“郊禾薿薿青如积,宫瓦差差翟欲流”,通过描绘郊野的禾苗翠绿生长和宫殿屋瓦上的雨水滴落,表现出雨水的丰沛。禾苗翠绿、雨水滴落的描绘形象生动,给人以视觉上的愉悦感。

随后的两句“良弼为霖辜宿望,神僧作雾应精求”,表达了人们对于雨水的期盼与祈求。良弼和神僧分别代表着不同的阶层,都在期待雨水的降临,以解除旱情和干旱所带来的困扰。

最后两句“西成喜有登年修,況此新晴见黍秋”,以“新晴见黍秋”来寄托更多的希望。雨后的晴朗天空见证了秋天的丰收,寓意着人们对于未来的美好展望。

整首诗词通过对雨水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于旱情的担忧、对雨水的渴望和对丰收的希望。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形象的描写和隐喻的手法,让读者感受到雨水带来的喜悦和生机。同时,诗中也融入了社会上不同阶层对于雨水的期盼,展现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依赖。整体而言,这首诗词既表达了情感,又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关系,具有深远的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依韵和元参政喜雨四首》王珪 拼音读音参考

yī yùn hé yuán cān zhèng xǐ yǔ sì shǒu
依韵和元参政喜雨四首

yè hàn lián chūn yǔ sú yōu, hū xìng jiā yǔ biàn qún zhōu.
页旱连春与俗忧,忽兴嘉雨遍群州。
jiāo hé nǐ nǐ qīng rú jī, gōng wǎ chà chà dí yù liú.
郊禾薿薿青如积,宫瓦差差翟欲流。
liáng bì wèi lín gū sù wàng, shén sēng zuò wù yīng jīng qiú.
良弼为霖辜宿望,神僧作雾应精求。
xī chéng xǐ yǒu dēng nián xiū, kuàng cǐ xīn qíng jiàn shǔ qiū.
西成喜有登年修,況此新晴见黍秋。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依韵和元参政喜雨四首》专题为您介绍依韵和元参政喜雨四首古诗,依韵和元参政喜雨四首王珪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