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扇七首》 陈造

裁就霜纨未副挥,濡毫欲下更迟迟。
昔游尚记芜湖夜,把酒中秋见月时。
分类:

《题扇七首》陈造 翻译、赏析和诗意

《题扇七首》是宋代诗人陈造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情景,但没有直接表明主题,给读者留下了一定的想象空间。

译文:
裁就霜纨未副挥,
濡毫欲下更迟迟。
昔游尚记芜湖夜,
把酒中秋见月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一种含蓄的方式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对景物的思考。诗中的景象并不直接展示,而是通过一些隐喻和暗示来传达。

首先,诗人提到了"霜纨",霜纨是一种细薄的纺织品,用来制作扇子。"裁就霜纨未副挥"意味着扇子还没有完全制作好,还未展开。这可以被视为诗人自己的心境,他的情感还没有完全流露出来,还处于内敛的状态。

接下来,诗人用"濡毫欲下更迟迟"来形容自己写诗的心情。濡毫是指湿润了的毛笔,"欲下更迟迟"表示诗人欲言又止,犹豫不决,不知从何处着手。这句表达了诗人的思考和创作过程,他在思索如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诗中。

然后,诗人回忆起过去的经历,提到了"芜湖夜"。芜湖是一个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地方,夜晚的芜湖景色可能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芜湖夜成为诗人回忆和向往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诗人提到了"把酒中秋见月时"。这是一个浪漫的场景,诗人把酒与中秋之夜和明亮的月光联系在一起。这句话传递了诗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中那些令人愉悦的瞬间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而含蓄的方式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思考。通过隐喻和暗示,诗人传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人生中那些愉悦瞬间的珍视。这首诗给人以深思和回味,让读者在诗意的迷离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题扇七首》陈造 拼音读音参考

tí shàn qī shǒu
题扇七首

cái jiù shuāng wán wèi fù huī, rú háo yù xià gèng chí chí.
裁就霜纨未副挥,濡毫欲下更迟迟。
xī yóu shàng jì wú hú yè, bǎ jiǔ zhōng qiū jiàn yuè shí.
昔游尚记芜湖夜,把酒中秋见月时。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题扇七首》专题为您介绍题扇七首古诗,题扇七首陈造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