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侍读苏尚书》 陈师道

六月西湖早得秋,二年归思与迟留。
一时宾客余枚叟,在处儿童说细侯。
经国向来须老手,有怀何必到壼头。
遥知丹地开黄卷,解记清波没白鸥。
分类:

作者简介(陈师道)

陈师道头像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寄侍读苏尚书》陈师道 翻译、赏析和诗意

《寄侍读苏尚书》是陈师道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六月西湖早得秋,
六月时分,西湖已经早早地迎来了秋天,

二年归思与迟留。
已有两年,我的思念和离别之情仍然挥之不去。

一时宾客余枚叟,
此刻身处宾客之中,与我同来的是余枚叟,

在处儿童说细侯。
在这个地方,儿童们正在聊天,细细地讨论着身份尊贵的侯爵。

经国向来须老手,
治理国家的事务向来需要经验丰富的老手,

有怀何必到壼头。
心中怀有的感慨,为何一定要来到这壼头(指西湖中的一处景点)。

遥知丹地开黄卷,
远远地知道有一处红红的土地展开了黄色的卷轴,

解记清波没白鸥。
解开记忆中的清波,其中没有一只白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写景抒怀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的留恋之情以及对归乡的思念。作者描述了西湖六月早秋的景色,从而勾起了他的离别之情。诗中提到了作者与宾客、儿童的对话,通过这些人物来衬托出作者的思考和感慨。作者反思了治理国家的经验和心情,认为并非必须亲自到某个具体地点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最后,作者以黄卷和白鸥的形象象征着记忆中的美好和遗失,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词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示了作者细腻的情感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同时,通过对宾客、儿童等人物的描绘,使诗词更加生动有趣。整首诗意境悠远,语言简练,给人以思考和回味的空间,体现了宋代诗人的写作风格和情感表达能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寄侍读苏尚书》陈师道 拼音读音参考

jì shì dú sū shàng shū
寄侍读苏尚书

liù yuè xī hú zǎo dé qiū, èr nián guī sī yǔ chí liú.
六月西湖早得秋,二年归思与迟留。
yī shí bīn kè yú méi sǒu, zài chù ér tóng shuō xì hóu.
一时宾客余枚叟,在处儿童说细侯。
jīng guó xiàng lái xū lǎo shǒu, yǒu huái hé bì dào kǔn tóu.
经国向来须老手,有怀何必到壼头。
yáo zhī dān dì kāi huáng juǎn, jiě jì qīng bō méi bái ōu.
遥知丹地开黄卷,解记清波没白鸥。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寄侍读苏尚书》专题为您介绍寄侍读苏尚书古诗,寄侍读苏尚书陈师道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