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君玉》 陈师道

不见紫霄翁,侵寻鬓已蓬。
倦游乡域异,归梦夙宵同。
爱酒贫应甚,吟诗老更工。
清时公道在,未足叹途穷。
分类:

作者简介(陈师道)

陈师道头像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寄君玉》陈师道 翻译、赏析和诗意

《寄君玉》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陈师道。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寄君玉
向你寄送玉石,
不见紫霄翁,
找觅时,他的鬓角已经变白。
疲倦地游历乡野,感受到异境之处,
归去的梦与曾经的夜晚相同。
热爱酒,贫穷使这份热爱更深,
吟诗的老者更加娴熟。
在清明的时节,公道还存在,
尽管旅途艰辛,但并不足为叹息。

诗意和赏析:
《寄君玉》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诗人的内心感受和思考。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岁月的流转和生活的变迁。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游历和内心的归宿,表达了对家园的眷恋和对过去时光的回忆。诗中一直流淌着对酒和诗的热爱,这是诗人坚持不懈的精神追求。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清明公道的赞美和对艰辛人生的坚毅态度。

整首诗以简明扼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通过对人生的思索和感悟,表达了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诗词流畅而抒情,句句入扣,给读者留下了一种深思的余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寄君玉》陈师道 拼音读音参考

jì jūn yù
寄君玉

bú jiàn zǐ xiāo wēng, qīn xún bìn yǐ péng.
不见紫霄翁,侵寻鬓已蓬。
juàn yóu xiāng yù yì, guī mèng sù xiāo tóng.
倦游乡域异,归梦夙宵同。
ài jiǔ pín yīng shén, yín shī lǎo gèng gōng.
爱酒贫应甚,吟诗老更工。
qīng shí gōng dào zài, wèi zú tàn tú qióng.
清时公道在,未足叹途穷。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寄君玉》专题为您介绍寄君玉古诗,寄君玉陈师道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