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城楼》 陈师道

城郭春容晚,因行可当游。
飞来双蛱蝶,目尽一浮鸥。
峡嶮山将合,江平水郤流。
同来端兴尽,且为小迟留。
分类:

作者简介(陈师道)

陈师道头像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登城楼》陈师道 翻译、赏析和诗意

《登城楼》是宋代诗人陈师道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描绘登上城楼的景象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感受。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城郭春容晚,因行可当游。
在城郭之间,春天的容颜已渐渐远去,因此可以在此闲逛游玩。
飞来双蛱蝶,目尽一浮鸥。
两只蛱蝶飞来,在视线尽头出现了一只浮鸥。
峡嶮山将合,江平水郤流。
山峡显得狭窄险峻,江水平静而流淌。
同来端兴尽,且为小迟留。
与我一同来的朋友们已经尽兴而散去,我决定稍作停留。

这首诗通过城郭春天的景色、蝴蝶和浮鸥的飞舞,峡谷的险峻和江水的平静流淌,表达了诗人登上城楼时的心境和感受。诗人在城楼上观赏自然景观,感叹春天的离去,同时也感受到大自然中一切事物的美好和变幻。

诗人通过描绘景物,展现了自然的瑰丽和变幻无常。城郭春容晚的描绘让人感受到季节交替的律动,而飞来的蝴蝶和浮鸥则象征着自由和优雅。峡谷的险峻和江水的平静流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以景色的层次感。最后,诗人选择在城楼上稍作停留,延长这份美好的时刻,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留恋之情。

整首诗以简洁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幻和诗人的感受,给人以清新、舒适的感觉。通过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和感受,诗人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瞬息即逝时光的珍惜之情。这首诗词在描写自然景观的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美好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登城楼》陈师道 拼音读音参考

dēng chéng lóu
登城楼

chéng guō chūn róng wǎn, yīn xíng kě dāng yóu.
城郭春容晚,因行可当游。
fēi lái shuāng jiá dié, mù jǐn yī fú ōu.
飞来双蛱蝶,目尽一浮鸥。
xiá xiǎn shān jiāng hé, jiāng píng shuǐ xì liú.
峡嶮山将合,江平水郤流。
tóng lái duān xìng jìn, qiě wèi xiǎo chí liú.
同来端兴尽,且为小迟留。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登城楼》专题为您介绍登城楼古诗,登城楼陈师道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