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渚》 陈师道

南荡不可度,北渚风浪生。
向来狐兔迹,已复蛟鼍鸣。
分类:

作者简介(陈师道)

陈师道头像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北渚》陈师道 翻译、赏析和诗意

《北渚》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作品。这首诗以北渚为背景,通过描绘南荡和北渚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变幻和生命的脆弱。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北渚》中文译文:
南荡不可度,北渚风浪生。
向来狐兔迹,已复蛟鼍鸣。

诗意:
这首诗以北渚为背景,描绘了南荡和北渚的景象,并通过这些景象表达了自然界的变幻和人生的脆弱。南荡不可度,指的是南方的湖泊或水域无法穿过,无法突破其界限。北渚风浪生,描述了北渚上风浪翻腾的情景。狐兔迹和蛟鼍鸣是对北渚的一种象征性描写,暗示着北渚的荒凉和危险。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北渚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威力和无情。南荡不可度的描述表达了人类在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无力感,强调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界限和对自然的敬畏。北渚风浪翻腾,给人一种荒凉、凶险的感觉,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环境的恢弘和无法预测的变化。狐兔迹和蛟鼍鸣作为北渚的象征,传递出北渚的神秘和危险。整首诗通过简洁而精准的描写,将北渚的景象与人生的脆弱联系在一起,让读者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也思考人类生命的脆弱和自然力量的无情。

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富有想象力的描写,展示了陈师道独特的艺术才华。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他引发了读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传达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视。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北渚》陈师道 拼音读音参考

běi zhǔ
北渚

nán dàng bù kě dù, běi zhǔ fēng làng shēng.
南荡不可度,北渚风浪生。
xiàng lái hú tù jī, yǐ fù jiāo tuó míng.
向来狐兔迹,已复蛟鼍鸣。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北渚》专题为您介绍北渚古诗,北渚陈师道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