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司业兄方池咏莲》 李弥逊

秋水芙蓉四槛凉,净临明镜试晨妆。
露凝月面浓施粉,日照□□□□□。
预觅籧篨□□地,卧看池头日脚忙。
分类:

作者简介(李弥逊)

李弥逊头像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次韵司业兄方池咏莲》李弥逊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次韵司业兄方池咏莲》
作者:李弥逊
朝代:宋代

秋水芙蓉四槛凉,
净临明镜试晨妆。
露凝月面浓施粉,
日照□□□□□。

预觅籧篨□□地,
卧看池头日脚忙。

中文译文:
秋天的水面上,盛开着美丽的莲花,四周的栏杆清凉宜人。
我拿起明亮的镜子,仔细试着梳妆打扮。
露水凝结在莲花上,月光下显得花的颜色更加浓艳,
阳光照耀下,莲花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提前寻找着蓮藕织成的笸箬篮子的地方,
躺在那里,观赏池塘旁边日光下的脚步匆忙。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以秋天的莲花为题材,通过描绘莲花盛开在秋水之上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诗中运用了对比和意象的手法,将莲花与明亮的镜子、露水、月光和阳光相连结,展现了莲花的美丽和光彩。莲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之一,常常被赋予纯洁、高雅的意义,同时也象征着秋天的寂静和宁静。

诗人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和对生活之美的感悟。诗中的莲花、秋水、明镜、露水、月光和阳光等形象,以及蓮藕织成的篮子,都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情感和审美追求。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秋天莲花的美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平淡生活中的宁静与安详,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恬静的美感。

总之,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秋天莲花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之美的感悟,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情感和审美追求,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恬静的美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次韵司业兄方池咏莲》李弥逊 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sī yè xiōng fāng chí yǒng lián
次韵司业兄方池咏莲

qiū shuǐ fú róng sì kǎn liáng, jìng lín míng jìng shì chén zhuāng.
秋水芙蓉四槛凉,净临明镜试晨妆。
lù níng yuè miàn nóng shī fěn, rì zhào.
露凝月面浓施粉,日照□□□□□。
yù mì qú chú dì, wò kàn chí tóu rì jiǎo máng.
预觅籧篨□□地,卧看池头日脚忙。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次韵司业兄方池咏莲》专题为您介绍次韵司业兄方池咏莲古诗,次韵司业兄方池咏莲李弥逊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