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安下岩二首》 冯时行

系缆江沙静,杖藜岩谷春。
花依竹色好,草入涨痕新。
占笋苔初破,尝梅客遽颦。
篙师勿槌鼓,幽兴苦留人。
分类:

作者简介(冯时行)

冯时行(1100—1163)宋代状元。字当可,号缙云,祖籍浙江诸暨(诸暨紫岩乡祝家坞人),出生地见下籍贯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状元,历官奉节尉、江原县丞、左朝奉议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贬,于重庆结庐授课,坐废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缙云文集》43卷,《易伦》2卷。

《云安下岩二首》冯时行 翻译、赏析和诗意

《云安下岩二首》是宋代诗人冯时行创作的诗词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系缆江沙静,
杖藜岩谷春。
花依竹色好,
草入涨痕新。
占笋苔初破,
尝梅客遽颦。
篙师勿槌鼓,
幽兴苦留人。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云安下岩的景象和内心感受。江沙静谧,系缆在江上,春天的气息充满了岩谷。花朵依偎在竹子旁边,美丽宜人,青草从涨潮的痕迹中生长,给人一种新鲜的感觉。探寻笋苔,看见了初次破土的嫩笋,品尝梅花,客人忽然皱眉。篙师不要敲击船篙和鼓声,因为深远的情趣难以离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云安下岩的景色和情感体验。通过对江沙、岩谷、花草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作者以细腻的观察和深入的感悟,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结合,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生活之趣的体验。

诗中的"系缆江沙静"一句,通过江沙的静谧传递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安宁的氛围。"花依竹色好,草入涨痕新"一句,则以景物的描写表现出春天的美好和生机,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占笋苔初破,尝梅客遽颦"一句,通过对细微之处的观察,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细节的关注。最后两句"篙师勿槌鼓,幽兴苦留人"则表达了作者希望保持宁静和静心欣赏自然之美的愿望。

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受,以及对生活中细微之处的关注。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情感表达,传递出一种宁静、自然和深邃的意境,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引发对内心世界的共鸣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云安下岩二首》冯时行 拼音读音参考

yún ān xià yán èr shǒu
云安下岩二首

xì lǎn jiāng shā jìng, zhàng lí yán gǔ chūn.
系缆江沙静,杖藜岩谷春。
huā yī zhú sè hǎo, cǎo rù zhǎng hén xīn.
花依竹色好,草入涨痕新。
zhàn sǔn tái chū pò, cháng méi kè jù pín.
占笋苔初破,尝梅客遽颦。
gāo shī wù chuí gǔ, yōu xìng kǔ liú rén.
篙师勿槌鼓,幽兴苦留人。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云安下岩二首》专题为您介绍云安下岩二首古诗,云安下岩二首冯时行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