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杂诗七首》 曹勋

雨后秋风十日阴,罗衣初觉晓寒侵。
清愁强欲亲欢伯,瘦骨何能举聚针。
碧玉丽词残照晚,青楼秀色暮云深。
中郎好句传茅屋,端比逃虚喜足音。
分类:

作者简介(曹勋)

曹勋头像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台城杂诗七首》曹勋 翻译、赏析和诗意

《台城杂诗七首》是宋代曹勋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雨后秋风十日阴,
罗衣初觉晓寒侵。
清愁强欲亲欢伯,
瘦骨何能举聚针。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的秋风十分阴郁的景象。作者穿着轻薄的罗衣,初感到清晨的寒冷袭来。他内心中充满了忧愁,渴望与亲近的朋友共享欢乐。然而他的身体日渐消瘦,已无力举起聚针的手。

碧玉丽词残照晚,
青楼秀色暮云深。
中郎好句传茅屋,
端比逃虚喜足音。

这一联描述了夜晚的美景和文人墨客的境遇。夜晚的残阳余晖映照着美丽的琉璃瓦,而青楼的美人们在暮色深沉的云中仍然展现出秀色。中郎指的是官员,他们喜爱的佳句流传到了茅屋之中,端详这些句子,与逃避虚名的愉悦心情相比,令人欣喜不已。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他身处于台城,感受到外界的阴沉和寒冷,而自身的境遇也令他感到无力和苦闷。尽管如此,作者依然能从美景中感受到一丝喜悦,通过欣赏和传颂佳句,找到了片刻的安慰和快乐。

这首诗词展示了曹勋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美景的敏锐感知,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状态。它以短小精悍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世事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台城杂诗七首》曹勋 拼音读音参考

tái chéng zá shī qī shǒu
台城杂诗七首

yǔ hòu qiū fēng shí rì yīn, luó yī chū jué xiǎo hán qīn.
雨后秋风十日阴,罗衣初觉晓寒侵。
qīng chóu qiáng yù qīn huān bó, shòu gǔ hé néng jǔ jù zhēn.
清愁强欲亲欢伯,瘦骨何能举聚针。
bì yù lì cí cán zhào wǎn, qīng lóu xiù sè mù yún shēn.
碧玉丽词残照晚,青楼秀色暮云深。
zhōng láng hǎo jù chuán máo wū, duān bǐ táo xū xǐ zú yīn.
中郎好句传茅屋,端比逃虚喜足音。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台城杂诗七首》专题为您介绍台城杂诗七首古诗,台城杂诗七首曹勋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