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叶徵君见寄二首》 曹勋

诚心接物定吾曹,蔼蔼风期意甚高。
每谓交梨同火枣,何殊兔角与龟毛。
道真不契君宜问,来日无多我岂沈。
但喜夔龙今迅召,东西连日雨如膏。
分类:

作者简介(曹勋)

曹勋头像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和叶徵君见寄二首》曹勋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叶徵君见寄二首》是宋代曹勋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诚心接物定吾曹,蔼蔼风期意甚高。
每谓交梨同火枣,何殊兔角与龟毛。

诚心接物定吾曹,指出了作者以真诚的态度与他人交往,相互理解与接纳,从而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和命运。蔼蔼风期意甚高,形容了和煦的春风和美好的时光,使人的情感和意愿变得非常高昂。

每谓交梨同火枣,何殊兔角与龟毛。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看法,认为无论是交梨还是同火枣,都没有什么区别,就像兔角和龟毛一样微小无关紧要。这里用交梨和火枣作比喻,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友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不应该因为微小的差异而分别对待。

整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待人际关系的真诚态度,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以真心对待他人,互相理解与接纳。这种态度体现了作者对友谊和人情的看法,以及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同时,诗中也暗示着作者对自己的处境和未来的思考,希望自己能够顺利前行,积极应对生活的变化。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传递了一种平和、开放和乐观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友谊和人生的理解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叶徵君见寄二首》曹勋 拼音读音参考

hé yè zhēng jūn jiàn jì èr shǒu
和叶徵君见寄二首

chéng xīn jiē wù dìng wú cáo, ǎi ǎi fēng qī yì shén gāo.
诚心接物定吾曹,蔼蔼风期意甚高。
měi wèi jiāo lí tóng huǒ zǎo, hé shū tù jiǎo yǔ guī máo.
每谓交梨同火枣,何殊兔角与龟毛。
dào zhēn bù qì jūn yí wèn, lái rì wú duō wǒ qǐ shěn.
道真不契君宜问,来日无多我岂沈。
dàn xǐ kuí lóng jīn xùn zhào, dōng xī lián rì yǔ rú gāo.
但喜夔龙今迅召,东西连日雨如膏。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和叶徵君见寄二首》专题为您介绍和叶徵君见寄二首古诗,和叶徵君见寄二首曹勋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