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诗》 李石

上头圆盖下方盘,中夹痴憨白肉圆。
九窍八骸浑不识,更来底处觅心安。
分类:

作者简介(李石)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扇子诗》李石 翻译、赏析和诗意

《扇子诗》是宋代诗人李石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把扇子的形象,通过扇子的构造和特点,寄寓了深刻的诗意。

诗中描述的扇子以形容词修饰,上头是圆盖,下方是盘状;中间夹着痴憨的白肉圆。这里的形容词,如圆盖、盘状、痴憨白肉圆等,给人以形象的感觉,将扇子的外貌生动地展现出来。

接着,诗人提到扇子的内部构造,九窍和八骸。这里的九窍指扇骨上的九个孔洞,八骸指扇骨的八个支架。李石用“浑不识”来形容这些部分,表达了诗人对扇子内部机制的陌生和不解,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事物背后深层次的探索和思考。

最后两句“更来底处觅心安”,则将扇子的最底部与人的内心联系在一起。诗人认为,扇子的下方是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这里的“底处”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安宁。这种联系暗示了人们在喧嚣和忙碌的世界中,通过扇子的使用,可以找到内心的安宁和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扇子的描绘,展现了扇子的外貌和内部构造,同时把扇子作为一种象征,寄托了诗人对内心宁静和安宁的追求。它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诗意,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扇子诗》李石 拼音读音参考

shàn zi shī
扇子诗

shàng tou yuán gài xià fāng pán, zhōng jiā chī hān bái ròu yuán.
上头圆盖下方盘,中夹痴憨白肉圆。
jiǔ qiào bā hái hún bù shí, gèng lái dǐ chǔ mì xīn ān.
九窍八骸浑不识,更来底处觅心安。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扇子诗》专题为您介绍扇子诗古诗,扇子诗李石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