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武侯庙》 李石

此地蛟龙伏,中原蛇豕多。
借君白羽扇,万马饮黄河。
分类:

作者简介(李石)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谒武侯庙》李石 翻译、赏析和诗意

《谒武侯庙》是宋代诗人李石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景物和隐喻的手法,表达了对历史和英雄的敬仰之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著名的历史人物刘备(字武侯)为主题,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敬仰之情。诗中的蛟龙和蛇豕象征着周围的土地,而武侯庙则象征着历史和传统。通过描述此地蛟龙伏、中原蛇豕多,诗人展现了历史的底蕴和丰富的文化传统。

诗中提到了“君白羽扇”,这是指刘备的白羽扇。白羽扇作为刘备的象征物品,代表了他的高尚品质和领导才能。诗人以“借君白羽扇”来表达自己对刘备的敬仰,并以此来赞美刘备的伟大。

诗的最后两句“万马饮黄河”,形象地描绘了刘备的威名和英勇。这一描写暗示了刘备带领无数勇士,英勇地征战沙场,壮丽的场面让人印象深刻。

通过这首诗,李石表达了对历史伟人刘备的崇敬之情,并通过景物描写和隐喻的手法,将刘备的英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们对他的伟大和历史的厚重产生共鸣。

译文:
在武侯庙中,蛟龙隐匿,中原地区则有众多蛇豕。我借用君主的白羽扇,感受万马饮黄河。

总结:
《谒武侯庙》通过描绘景物和运用隐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英雄刘备的敬仰之情。诗中蛟龙、蛇豕和白羽扇等形象,以及“万马饮黄河”的壮丽场景,展示了刘备的英勇和历史的底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对伟人的崇敬和对历史的思考,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英雄的伟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谒武侯庙》李石 拼音读音参考

yè wǔ hòu miào
谒武侯庙

cǐ dì jiāo lóng fú, zhōng yuán shé shǐ duō.
此地蛟龙伏,中原蛇豕多。
jiè jūn bái yǔ shàn, wàn mǎ yǐn huáng hé.
借君白羽扇,万马饮黄河。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谒武侯庙》专题为您介绍谒武侯庙古诗,谒武侯庙李石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