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二十九日雪三首》 赵蕃

犬吠非因盗,鸡鸣已后晨。
穿窗残月在,布地落花匀。
我亦惊霜鬓,谁能念曲身。
久晴常畏病,逢雪更忧贫。
分类: 九日

作者简介(赵蕃)

赵蕃头像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十二月二十九日雪三首》赵蕃 翻译、赏析和诗意

《十二月二十九日雪三首》是宋代赵蕃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犬吠非因盗,鸡鸣已后晨。
穿窗残月在,布地落花匀。

我亦惊霜鬓,谁能念曲身。
久晴常畏病,逢雪更忧贫。

译文:
犬吠声并非因为有盗贼,鸡鸣声已经过了黎明。
透过窗户,残月依旧挂在天空中,白花纷纷地落在布地上。

我也感到惊讶自己的白发如霜,有谁能体察到我内心的痛苦。
长时间的晴天常常让我担心生病,遇到雪天更加忧虑贫困的境况。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十二月二十九日下雪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犬吠声和鸡鸣声,暗示着时间的流转。犬吠声意味着夜晚的尾声,而鸡鸣声则代表着黎明的开始。这样的描写展示了时间的过渡,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一天的开始即将到来。

其次,作者通过窗户看到残月挂在天空中,白花纷纷落在布地上。这里的残月和白花都是雪的象征,窗户的透视增加了诗意的层次感。这种景象营造了冬日里的静谧和寒冷,同时也给人以凄美之感。

接着,作者表达了自己的心情。他感到惊讶自己的白发如同霜雪一般,暗示着岁月的流转和自己的衰老。他希望有人能够关注他内心的痛苦和迷茫,体察他的处境。

最后,作者谈及长时间的晴天常常让他担心生病,而遇到雪天更加忧虑自己贫困的状况。这里的晴天和雪天形成对比,晴天使得他更加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而雪天则让他更加担忧贫困的困境。这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焦虑和无奈,同时也传递了对贫困人群的关怀和同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雪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境况和生活的思考和感受,以及对贫困人群的关怀。同时,通过对时间、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交织描绘,展现了冬日的寒冷和凄美,给人以深思和共鸣之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十二月二十九日雪三首》赵蕃 拼音读音参考

shí èr yuè èr shí jiǔ rì xuě sān shǒu
十二月二十九日雪三首

quǎn fèi fēi yīn dào, jī míng yǐ hòu chén.
犬吠非因盗,鸡鸣已后晨。
chuān chuāng cán yuè zài, bù dì luò huā yún.
穿窗残月在,布地落花匀。
wǒ yì jīng shuāng bìn, shuí néng niàn qū shēn.
我亦惊霜鬓,谁能念曲身。
jiǔ qíng cháng wèi bìng, féng xuě gèng yōu pín.
久晴常畏病,逢雪更忧贫。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十二月二十九日雪三首》赵蕃专题为您介绍《十二月二十九日雪三首》赵蕃的诗词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诗意词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