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十首》 汪莘

四野秋风交敝庐,时平不用蔺相如。
有人来问生涯事,指点蓑衣学钓鱼。
分类:

作者简介(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秋怀十首》汪莘 翻译、赏析和诗意

《秋怀十首》是宋代诗人汪莘的作品,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感受。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四野秋风交敝庐,
时平不用蔺相如。
有人来问生涯事,
指点蓑衣学钓鱼。

中文译文:
秋天的风吹拂着四野,凉意逼人的茅屋。
如今时光平静,无需像蔺相如那样奔忙。
有人前来询问我的生活事务,我指点他穿着蓑衣学习钓鱼。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人的庐居于四野之中,秋天的风吹拂着茅屋,给人一种深秋的凉意。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受。

诗中提到了蔺相如,蔺相如是春秋时期的名将,以平定吴国之乱而著称。诗人通过对蔺相如的提及,暗示了当时的时代相对平和,与蔺相如那个时代的动荡形成了对比。诗人认为现在的时代相对平静,不需要像蔺相如那样忙碌奔波。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有人来问他生活中的事务,他指点对方穿着蓑衣学习钓鱼。这里的蓑衣和钓鱼都是秋天的象征物,蓑衣代表了田园生活和朴素的生活方式,而钓鱼则暗示了宁静和悠闲。诗人指点他人穿着蓑衣学习钓鱼,既是对自己内心深处向往宁静生活的表达,也是对他人的建议,让他人通过学习钓鱼来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和诗人内心感受的抒发,表达了对平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希望自己和他人都能够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满足,过上田园般的悠闲生活。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秋怀十首》汪莘 拼音读音参考

qiū huái shí shǒu
秋怀十首

sì yě qiū fēng jiāo bì lú, shí píng bù yòng lìn xiàng rú.
四野秋风交敝庐,时平不用蔺相如。
yǒu rén lái wèn shēng yá shì, zhǐ diǎn suō yī xué diào yú.
有人来问生涯事,指点蓑衣学钓鱼。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秋怀十首》专题为您介绍秋怀十首古诗,秋怀十首汪莘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