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叹四首》 吴潜

谁将讼风伯,谓天懲雨师。
天阍几万里,聩聩安得知。
分类:

作者简介(吴潜)

吴潜头像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秋风叹四首》吴潜 翻译、赏析和诗意

《秋风叹四首》是宋代诗人吴潜的作品。这首诗词表达了对秋风的感慨和思考,揭示出作者对自然界变化的无奈和对人事无常的深思。

诗词中文译文:
秋风叹四首

谁将讼风伯,
谓天懲雨师。
天阍几万里,
聩聩安得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秋风为主题,通过对自然元素的赋予人性化的形象,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首先,诗人提到了"讼风伯",这是指风神。作者在诗中向风神抱怨,认为天空的风神应该去起诉那个掌管雨水的神明,因为秋风被雨水所阻挡,无法顺利吹送。

接着,作者提到天空的阻隔,用"天阍几万里"来形容,意味着秋风被隔绝在很远的地方,无法传达自己的声音和诉求。

最后两句"聩聩安得知"意为"聪明的人怎么能了解"。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无法传达自己想法的懊悔和无奈,暗示人们面对自然的力量,总是无法完全掌握和了解。

整首诗词以秋风为象征,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抒发,折射出作者内心对自然界和人事变化的思考。诗人借助风神和天空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对自然力量的无力感和对人类局限性的思索。通过这种抒发,诗人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对于无法掌控的事物所感受到的无奈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秋风叹四首》吴潜 拼音读音参考

qiū fēng tàn sì shǒu
秋风叹四首

shuí jiāng sòng fēng bó, wèi tiān chéng yǔ shī.
谁将讼风伯,谓天懲雨师。
tiān hūn jǐ wàn lǐ, kuì kuì ān dé zhī.
天阍几万里,聩聩安得知。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秋风叹四首》专题为您介绍秋风叹四首古诗,秋风叹四首吴潜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