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和》 李曾伯

北帝东皇竞化工,六花吹满鬓毛松。
谁令霓卫铺张晓,来与牛鞭断送冬。
宝历明朝新纪凤,珠宫昨夜起骊龙。
驱寒乞取酒泉郡,何必荆州万户封。
分类:

作者简介(李曾伯)

李曾伯头像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自和》李曾伯 翻译、赏析和诗意

《自和》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自和
北帝东皇竞化工,
六花吹满鬓毛松。
谁令霓卫铺张晓,
来与牛鞭断送冬。
宝历明朝新纪凤,
珠宫昨夜起骊龙。
驱寒乞取酒泉郡,
何必荆州万户封。

译文:
北帝和东皇较劲变化神通,
六花吹满了鬓角的松树。
谁让霓卫张扬在黎明,
来与牛鞭一起打破冬季。
宝历明朝开启了凤凰的新纪元,
珠宫昨夜中的骊龙已经苏醒。
驱逐寒冷,向酒泉郡乞求温暖,
何必要封荆州的万户人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运用隐喻,表达了诗人对于岁月更迭和欲望的思考。

首先,诗中描述了北帝和东皇竞相展现神奇的变化能力,以自然现象中的变化来象征人生的变迁。六花吹满鬓毛松,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变化对人的影响,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人的衰老。

其次,诗中运用了隐喻和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于欲望的思考。霓卫指代着七色的霓虹,象征着美好的梦想和追求,而牛鞭则象征着坚韧和力量。诗句中的牛鞭断送冬,意味着通过坚持努力可以战胜逆境和困难,迈向春天和希望。

最后,诗人提到了宝历明朝、凤和骊龙,这些都是神话传说中的美好象征。宝历明朝指代着辉煌繁盛的时代,而凤和骊龙则象征着吉祥和权势。通过这些象征,诗人表达了对于美好未来的渴望和追求,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中的困境和不足。

整首诗意味深长,通过对自然景象和隐喻的运用,诗人表达了对于岁月更迭和欲望的思考,同时也展示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独特的意象,传达出深刻的哲理和情感,展现了李曾伯独特的诗歌才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自和》李曾伯 拼音读音参考

zì hé
自和

běi dì dōng huáng jìng huà gōng, liù huā chuī mǎn bìn máo sōng.
北帝东皇竞化工,六花吹满鬓毛松。
shuí lìng ní wèi pū zhāng xiǎo, lái yǔ niú biān duàn sòng dōng.
谁令霓卫铺张晓,来与牛鞭断送冬。
bǎo lì míng cháo xīn jì fèng, zhū gōng zuó yè qǐ lí lóng.
宝历明朝新纪凤,珠宫昨夜起骊龙。
qū hán qǐ qǔ jiǔ quán jùn, hé bì jīng zhōu wàn hù fēng.
驱寒乞取酒泉郡,何必荆州万户封。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自和》专题为您介绍自和古诗,自和李曾伯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