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 方岳

古木苍藤正一丘,草庐吾亦爱深幽。
断无俗物敢排闼,尽有好山堪倚楼。
已老始知书作崇,不才宁与命为仇。
石床只在松阴底,拳手支头百不忧。
分类:

作者简介(方岳)

方岳头像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山中》方岳 翻译、赏析和诗意

《山中》是宋代方岳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

诗词的中文译文:

古木苍藤正一丘,
草庐吾亦爱深幽。
断无俗物敢排闼,
尽有好山堪倚楼。
已老始知书作崇,
不才宁与命为仇。
石床只在松阴底,
拳手支头百不忧。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山中为背景,通过描绘山中景物和自身心境,表达了作者对山林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世俗尘嚣的远离之情。

诗的开篇,“古木苍藤正一丘”,描绘了山中古老的树木和蔓草,给人一种古朴的感觉。接着,“草庐吾亦爱深幽”,表达了作者对深山幽谷的钟爱之情。他喜欢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追求宁静和心灵的寄托。

接下来的两句,“断无俗物敢排闼,尽有好山堪倚楼”,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拒绝和对山中景色的倾慕。作者在山中过着清净的生活,拒绝了尘世的琐碎和喧嚣,而融入自然,倚楼远眺,尽情享受山中美景。

诗的后半部分,“已老始知书作崇,不才宁与命为仇”,表达了作者年事已高,才悟到读书的重要性。他意识到自己的才华有限,与命运无法抗衡,但对于读书的追求却始终不懈。

最后两句,“石床只在松阴底,拳手支头百不忧”,描绘了作者在山中简朴的生活。他以松树的阴凉为床,用拳头做枕头,表示他对物质生活的不计较,对安逸与苦累的态度。这种态度也暗示了作者对于内心的宁静与自由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景物和自身心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追求宁静、远离喧嚣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读书、山水的热爱和追求。这种追求与对世俗功名的不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作者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重视,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自由与真实的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山中》方岳 拼音读音参考

shān zhōng
山中

gǔ mù cāng téng zhèng yī qiū, cǎo lú wú yì ài shēn yōu.
古木苍藤正一丘,草庐吾亦爱深幽。
duàn wú sú wù gǎn pái tà, jǐn yǒu hǎo shān kān yǐ lóu.
断无俗物敢排闼,尽有好山堪倚楼。
yǐ lǎo shǐ zhī shū zuò chóng, bù cái níng yǔ mìng wèi chóu.
已老始知书作崇,不才宁与命为仇。
shí chuáng zhī zài sōng yīn dǐ, quán shǒu zhī tóu bǎi bù yōu.
石床只在松阴底,拳手支头百不忧。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山中》专题为您介绍山中古诗,山中方岳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