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 方岳

马令园中本,移来村墅中。
太官令却献,黄帕不来封。
分类:

作者简介(方岳)

方岳头像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杏》方岳 翻译、赏析和诗意

《杏》是宋代方岳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杏》
马令园中本,
移来村墅中。
太官令却献,
黄帕不来封。

诗意:
这首诗以杏树为主题,描述了诗人马令园将一棵杏树从园中移植到了村庄的墅院中。然而,诗人对于他所献给太官的杏子并没有得到回报,他的黄帕(一种封面)未能被封赏。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杏树的迁移和诗人的心情,抒发了作者对于劳动成果未能得到应有回报的失落和无奈之情。

赏析:
《杏》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诗人的感慨和思考。诗词开篇直接点明了杏树最初的所在地,即马令园,接着描述了杏树被移植到村庄墅院中的情景。这种迁移暗示着劳动成果的转移和希望能够得到认可与回报的愿望。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却表达了诗人的失望和沮丧。太官令本指太官的官员,献给他们杏子的诗人期望得到一些回报或认可,但他的期望未能实现。黄帕作为一种封面,可能象征着杏子所附带的封赏,但它却没有到达诗人手中。这种失望和无奈的心情在诗词结尾得以体现。

整首诗词通过简单的场景描写和隐喻的运用,传递了诗人在劳动成果未能得到应有回报时产生的失落感和无奈感。它既是对现实的抱怨,也是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命运的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杏》方岳 拼音读音参考

xìng

mǎ lìng yuán zhōng běn, yí lái cūn shù zhōng.
马令园中本,移来村墅中。
tài guān lìng què xiàn, huáng pà bù lái fēng.
太官令却献,黄帕不来封。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杏》专题为您介绍杏古诗,杏方岳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