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山居》 方岳

诸老鸣靴日上朝,有人幽处厌喧嚣。
江乡十月稻成熟,茅屋一灯山寂寥。
天不与生犀插脑,人今能风宝围腰。
从吾所好宁相误,洙泗坛荒有玉条。
分类:

作者简介(方岳)

方岳头像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次韵山居》方岳 翻译、赏析和诗意

《次韵山居》是宋代诗人方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诸老鸣靴日上朝,
有人幽处厌喧嚣。
江乡十月稻成熟,
茅屋一灯山寂寥。
天不与生犀插脑,
人今能风宝围腰。
从吾所好宁相误,
洙泗坛荒有玉条。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居中的宁静和淡泊生活。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尘嚣世俗的厌倦,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作者通过描绘山居的景象、丰收的田园和自己的心境,表达了对纷扰世界的远离和回归自然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宁静山居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诗中的"诸老鸣靴日上朝"描绘了喧嚣的官场生活,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有人幽处厌喧嚣",表达了作者对宁静隐居的向往。

诗的下半部分描绘了山居的景象和作者的心境。"江乡十月稻成熟"描绘了田园丰收的景象,"茅屋一灯山寂寥"则表现了山居的宁静与孤寂。作者以"天不与生犀插脑,人今能风宝围腰"来表达自己追求清净和宁静的心愿。最后两句"从吾所好宁相误,洙泗坛荒有玉条"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理想生活的坚持,即不被世俗所迷惑,坚守内心所爱。

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纷扰世界的厌倦和对宁静自然的向往。同时,诗中的意象和对比也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宁静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次韵山居》方岳 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shān jū
次韵山居

zhū lǎo míng xuē rì shàng cháo, yǒu rén yōu chù yàn xuān xiāo.
诸老鸣靴日上朝,有人幽处厌喧嚣。
jiāng xiāng shí yuè dào chéng shú, máo wū yī dēng shān jì liáo.
江乡十月稻成熟,茅屋一灯山寂寥。
tiān bù yǔ shēng xī chā nǎo, rén jīn néng fēng bǎo wéi yāo.
天不与生犀插脑,人今能风宝围腰。
cóng wú suǒ hǎo níng xiāng wù, zhū sì tán huāng yǒu yù tiáo.
从吾所好宁相误,洙泗坛荒有玉条。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次韵山居》专题为您介绍次韵山居古诗,次韵山居方岳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