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 方岳

春风不到莓苔石,山月自随烟水身。
穷是世间常事耳,不知颠倒几多人。
分类:

作者简介(方岳)

方岳头像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月下》方岳 翻译、赏析和诗意

《月下》是宋代诗人方岳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描绘春风无法吹拂到莓苔石、山月自然而然地随着烟水流动的景象,表达了生活中的困境和人们的颠倒境遇。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入了诗人对人生境况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春风无法抵达莓苔石,
山月自然随烟水身。
生活中的困境是常事,
不知有多少人颠倒。

这首诗的诗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和赏析:

首先,诗人通过描绘春风无法吹拂到莓苔石的景象,表达了人们面对困境时的无力感。春风代表着希望和改变,然而它无法触及到莓苔石,象征着在世间很多事情中,我们无法改变或逃避现实的局限和困扰。

其次,诗中山月自随烟水身,暗示人们在变幻多端的现实中,往往随波逐流,没有自主的选择和掌控。山月的出现是自然而然的,它并非受人们意志的支配,这也反映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被外部环境所左右,缺乏自主性。

最后,诗词中提到了生活中的困境是常事,不知有多少人颠倒。这表明诗人认识到困境并非个例,而是普遍存在的。人们在面对困境时,常常感到困惑和颠倒,无法摆脱其中。这种颠倒的状态也可以理解为人们内心的迷茫和困顿。

综上所述,《月下》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困境和颠倒境遇的思考。它引发了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对困境和选择的思考,以及对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无力感的思考。这种思考和表达使得这首诗词具有了深刻的诗意和赏析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月下》方岳 拼音读音参考

yuè xià
月下

chūn fēng bú dào méi tái shí, shān yuè zì suí yān shuǐ shēn.
春风不到莓苔石,山月自随烟水身。
qióng shì shì jiān cháng shì ěr, bù zhī diān dǎo jǐ duō rén.
穷是世间常事耳,不知颠倒几多人。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月下》专题为您介绍月下古诗,月下方岳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