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瑞州罗大夫挽诗》 方岳

污俗狂澜倒,公平今独贤。
折腰惭为米,绝口不言钱。
笔橐名臣后,箪瓢素士先。
只消廉吏字,题作墓门镌。
分类:

作者简介(方岳)

方岳头像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知瑞州罗大夫挽诗》方岳 翻译、赏析和诗意

《知瑞州罗大夫挽诗》是宋代方岳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社会风气的变迁为主题,表达了对时代污俗现象的不满,对公正和廉洁的推崇,以及对名臣和素士的赞颂。

诗词的中文译文:
污俗狂澜倒,公平今独贤。
折腰惭为米,绝口不言钱。
笔橐名臣后,箪瓢素士先。
只消廉吏字,题作墓门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污俗的风气为起点,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暗示了社会道德的堕落和价值观的颠倒。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公平正义的向往,并将此视为当今社会中的孤贤之德。诗中提到的"折腰惭为米,绝口不言钱"表明了诗人坚守廉洁的态度,不为私利屈膝,不谈论金钱。诗人以笔橐代表名臣,以箪瓢代表素士,将他们与廉洁无私的品质相联系,体现了对忠诚和高尚品德的赞美。最后两句"只消廉吏字,题作墓门镌"表达了诗人的希望,他认为只要廉洁的官吏存在,他们的名字将会被刻在墓门上,成为后人铭记的楷模。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和对高尚品质的赞美为主题,通过对比描绘,表达了对公正、廉洁和高尚道德的渴望和向往。它既反映了时代的特征,又抒发了诗人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知瑞州罗大夫挽诗》方岳 拼音读音参考

zhī ruì zhōu luó dài fū wǎn shī
知瑞州罗大夫挽诗

wū sú kuáng lán dào, gōng píng jīn dú xián.
污俗狂澜倒,公平今独贤。
zhé yāo cán wèi mǐ, jué kǒu bù yán qián.
折腰惭为米,绝口不言钱。
bǐ tuó míng chén hòu, dān piáo sù shì xiān.
笔橐名臣后,箪瓢素士先。
zhǐ xiāo lián lì zì, tí zuò mù mén juān.
只消廉吏字,题作墓门镌。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知瑞州罗大夫挽诗》专题为您介绍知瑞州罗大夫挽诗古诗,知瑞州罗大夫挽诗方岳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