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寺》 胡仲弓

来借维摩榻,披襟待晚凉。
鸣蜩喧古木,鬥雀堕虚廓。
染翰题新壁,移樽避夕阳。
二公亭畔路,爱惹芰荷香。
分类:

《宝应寺》胡仲弓 翻译、赏析和诗意

《宝应寺》是宋代胡仲弓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作者在宝应寺的景象及其心境。

宝应寺位于何处我们并不清楚,但是通过诗词的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在这个地方的宁静与美好。诗的开头写到作者来到宝应寺,借用维摩榻(一种坐具)坐下,披着衣襟,等待着夜晚的凉爽。这里可以看到作者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对凉爽夜晚的期待,营造出一种安逸的氛围。

接下来,诗中描写了一些细节。蜩(一种昆虫)的鸣叫声在古老的树木间回荡,雀鸟在空中争斗,掉落下来。这些描写增加了诗词的生动感,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在宝应寺中的身临其境的感觉。

随后,诗中出现了染翰题新壁、移樽避夕阳的描写。染翰指的是蘸墨写字,题新壁则是指在新的墙壁上题字。这里展示了作者在闲暇时刻的一种雅兴,通过写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移樽避夕阳也表明了作者在享受宝应寺美景的同时,也在享受着美酒的愉悦。

最后两句写到作者在宝应寺的二公亭畔的路上,爱上了芰荷的香气。二公亭是指寺庙中的某个亭子,芰荷则是一种花卉。这里通过感官的描写,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热爱。

总体来说,《宝应寺》这首诗词通过对宝应寺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在这个地方的宁静与愉悦心境。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的描写,与读者分享了作者在宝应寺中的感受和情感体验,给人一种宁静、恬淡的感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宝应寺》胡仲弓 拼音读音参考

bǎo yìng sì
宝应寺

lái jiè wéi mó tà, pī jīn dài wǎn liáng.
来借维摩榻,披襟待晚凉。
míng tiáo xuān gǔ mù, dòu què duò xū kuò.
鸣蜩喧古木,鬥雀堕虚廓。
rǎn hàn tí xīn bì, yí zūn bì xī yáng.
染翰题新壁,移樽避夕阳。
èr gōng tíng pàn lù, ài rě jì hé xiāng.
二公亭畔路,爱惹芰荷香。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宝应寺》专题为您介绍宝应寺古诗,宝应寺胡仲弓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