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三夜道士湖泛月》 蒲寿宬

万事廓悠悠,因贫得纵游。
天悭一样月,人有几中秋。
短笛芙蓉浦,芳尊杜若洲。
清狂欠拘束,谁恕道家流。
分类:

《八月十三夜道士湖泛月》蒲寿宬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八月十三夜道士湖泛月》

译文:
万事廓悠悠,
因贫得纵游。
天悭一样月,
人有几中秋。
短笛芙蓉浦,
芳尊杜若洲。
清狂欠拘束,
谁恕道家流。

诗意及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蒲寿宬所作,描述了一个道士在八月十三夜晚上湖上漫游的情景。诗中展现了作者的豁达和超脱,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诗的开篇,作者以"万事廓悠悠"形容世事的变幻无常,人生的广袤深远。虽然身处贫困之中,但作者因此得以自由自在地漫游。这里表达了作者对物质财富的淡泊和对自由自在的追求。

接着,诗中描绘了一轮明亮的月亮,与众人共同欣赏。"天悭一样月"这句表达了月亮的美丽与稀有,以及人们对月亮的向往之情。然后,作者以"人有几中秋"暗示了人生有限,每个人只能拥有有限的中秋时光,因此需要珍惜和享受。

接下来,诗中出现了"短笛芙蓉浦"和"芳尊杜若洲"两句,描绘了湖泊的美景。短笛芙蓉浦和芳尊杜若洲都是湖上的景点,这里展现了湖光山色的宜人之处。通过这些景色的描绘,诗人营造出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环境,与自然融为一体。

最后两句"清狂欠拘束,谁恕道家流"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超脱尘俗的追求。"清狂"一词指的是道家思想中的超然态度,不受世俗束缚。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在道家的理念中追求自由,而不受世俗的限制。"谁恕道家流"则暗示诗人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宽容,因为道家的思想常常被认为与传统的社会规范相悖。

这首诗词展现了蒲寿宬对自然、人生和道家思想的独特理解。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诗人传达了对自由和超脱的向往,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淡泊态度。整首诗流畅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和思考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八月十三夜道士湖泛月》蒲寿宬 拼音读音参考

bā yuè shí sān yè dào shì hú fàn yuè
八月十三夜道士湖泛月

wàn shì kuò yōu yōu, yīn pín dé zòng yóu.
万事廓悠悠,因贫得纵游。
tiān qiān yí yàng yuè, rén yǒu jǐ zhōng qiū.
天悭一样月,人有几中秋。
duǎn dí fú róng pǔ, fāng zūn dù ruò zhōu.
短笛芙蓉浦,芳尊杜若洲。
qīng kuáng qiàn jū shù, shuí shù dào jiā liú.
清狂欠拘束,谁恕道家流。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八月十三夜道士湖泛月》专题为您介绍八月十三夜道士湖泛月古诗,八月十三夜道士湖泛月蒲寿宬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