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涪翁墓二首》 王炎

千古诗中老斫轮,久埋玉树去修文。
野人指点青山下,此是黄家鲁直坟。
分类:

作者简介(王炎)

王炎头像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过涪翁墓二首》王炎 翻译、赏析和诗意

《过涪翁墓二首》是宋代王炎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千古诗中老斫轮,
久埋玉树去修文。
野人指点青山下,
此是黄家鲁直坟。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对过去文人墓地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思考。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涪翁墓前的经历,展示了对古代文人墓地的尊敬之情,并以此反思自己的修养和文化传承。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涪翁墓的敬仰之情。首句“千古诗中老斫轮”,描绘了涪翁墓的历史悠久,表达了对古代文人墓地的尊重和崇敬。诗中提到的“玉树”意味着古代文人才情出众,通过“久埋”来强调他们的事业已经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但依然值得我们去追思和学习。

接下来的两句“野人指点青山下,此是黄家鲁直坟”,以对比的手法突出了诗人对于涪翁墓的重要性。野人指的是不受世俗拘束的隐士或山野中的普通人,他们不受名利的诱惑,却能指点迷津,引领人们走向正确的道路。这里野人的指点意味着墓地的价值和墓主的学识,而“青山下”则是指墓地所在的位置。最后一句“此是黄家鲁直坟”,指出涪翁墓的归属,黄家和鲁直分别是两位历史上有名的文人。通过这样的揭示,诗人展现了对黄家和鲁直的尊敬和对他们墓地的重视。

整首诗词简练而含蓄,通过对古代文人墓地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历史和学问的思考和敬仰之情。它提醒人们要珍惜历史文化遗产,铭记先贤的智慧与贡献。同时,也呼唤现代社会中对于知识和修养的重视,鼓励人们追求真善美的境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过涪翁墓二首》王炎 拼音读音参考

guò fú wēng mù èr shǒu
过涪翁墓二首

qiān gǔ shī zhōng lǎo zhuó lún, jiǔ mái yù shù qù xiū wén.
千古诗中老斫轮,久埋玉树去修文。
yě rén zhǐ diǎn qīng shān xià, cǐ shì huáng jiā lǔ zhí fén.
野人指点青山下,此是黄家鲁直坟。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过涪翁墓二首》专题为您介绍过涪翁墓二首古诗,过涪翁墓二首王炎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