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闲》 白居易

但有闲销日,都无事系怀。
朝眠因客起,午饭伴僧斋。
树合阴交户,池分水夹阶。
就中今夜好,风月似江淮。
分类: 咏史怀古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头像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咏闲》白居易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咏闲》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但有闲销日,
都无事系怀。
朝眠因客起,
午饭伴僧斋。
树合阴交户,
池分水夹阶。
就中今夜好,
风月似江淮。

中文译文:
只要有闲暇的日子,
心中没有牵挂之事。
早晨因客人而醒来,
中午与僧人一同用斋饭。
树影交织成一扇扇门户,
池水分开踏阶而过。
在这其中,今夜格外美好,
风月宛如江淮之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以抒发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为主题。诗人表达了对宁静、自由的向往和享受。

首先,诗人在诗的开头就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他说只要有闲暇的日子,内心就没有牵挂之事,可以尽情地放松。这种闲适的状态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

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早晨的起床活动。他提到自己是因为客人来访而醒来,这显示了他的生活无拘无束,没有固定的规律。这种随遇而安的态度让他的生活更加自由自在。

然后,诗人描述了中午的用餐情景。他与僧人一同用斋饭,暗示了他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和对佛教文化的尊重。与僧人一同进食也强调了他与世无争、追求心灵的宁静。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环境的美好。他描述了树影交织成的门户和池水分开踏阶的景象。这种景色给人一种清凉、宜人的感觉,与之前诗人所追求的宁静生活相呼应。

最后,诗人以“就中今夜好,风月似江淮”作为结尾,表达了对眼前美好一刻的赞叹。他觉得今夜格外美好,风月之景仿佛是在江淮地区一般宜人。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自己生活中的美好时刻的珍惜和感恩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流畅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于宁静闲适生活的向往,并表达了对眼前美好时刻的赞叹和感恩之情。诗中所描绘的环境和情景给人一种宜人、舒适的感觉,让人产生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咏闲》白居易 拼音读音参考

yǒng xián
咏闲

dàn yǒu xián xiāo rì, dōu wú shì xì huái.
但有闲销日,都无事系怀。
cháo mián yīn kè qǐ, wǔ fàn bàn sēng zhāi.
朝眠因客起,午饭伴僧斋。
shù hé yīn jiāo hù, chí fēn shuǐ jiā jiē.
树合阴交户,池分水夹阶。
jiù zhōng jīn yè hǎo, fēng yuè shì jiāng huái.
就中今夜好,风月似江淮。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咏闲》专题为您介绍咏闲古诗,咏闲白居易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