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四川总饷陈郎中筹边堂》 项安世

四寸红牙一幄筹,万山牛马去如流。
天西日落长安近,塞外云开滴博收。
草奏隃麋宫墨重,谈兵鸡舌宝香浮。
都将湖海元龙气,压倒文饶百尺楼。
分类:

《寄题四川总饷陈郎中筹边堂》项安世 翻译、赏析和诗意

《寄题四川总饷陈郎中筹边堂》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寄题四川总饷陈郎中筹边堂
筹边堂中,摆设着一方四寸长宽的红色牙毡,
万山之间,牛马奔腾如流水般穿行。
天空西方的太阳渐渐西落,长安城变得近在咫尺,
边塞之外,云彩散开,滴博收回归。
草原上奏起乐曲,隃麋宫中传来墨色的沉重,
军事谈判中,虚言犹如鸡舌,宝香漂浮其中。
湖海之间流淌着元龙的气息,
压倒了文饶的百尺高楼。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四川总饷陈郎中筹边堂为主题,通过对景物和意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边塞之地的思考和感慨。

诗中的红色牙毡象征着高山险阻,牛马穿行其中则代表着边塞的辛勤守卫和边疆的广阔辽远。天色渐晚,长安城近在眼前,暗示着边塞与内地的距离其实并不遥远。

诗中提到的滴博,指的是滴博山,是位于四川和陕西交界处的一座山。云散归来,意味着边塞的宁静和边疆的稳定。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筹边堂中的景象。草原上奏起乐曲,传来隃麋宫的沉重墨色,表达了边塞上军事活动的紧张与肃穆。而谈兵时虚言犹如鸡舌,宝香飘浮其中,折射出军事边塞的虚浮与浮华。

最后两句提到湖海之间流淌着元龙的气息,压倒了文饶的百尺高楼。湖海和元龙象征着边塞的广袤与力量,而百尺高楼则代表着文饶的精华。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边塞之地的辽阔壮丽和边疆的威严气势。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景物描写的细腻和意象的象征,抒发了诗人对边塞之地的独特情感和景观的赞美,展现了边塞风光的壮丽和边疆的重要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寄题四川总饷陈郎中筹边堂》项安世 拼音读音参考

jì tí sì chuān zǒng xiǎng chén láng zhōng chóu biān táng
寄题四川总饷陈郎中筹边堂

sì cùn hóng yá yī wò chóu, wàn shān niú mǎ qù rú liú.
四寸红牙一幄筹,万山牛马去如流。
tiān xī rì luò cháng ān jìn, sài wài yún kāi dī bó shōu.
天西日落长安近,塞外云开滴博收。
cǎo zòu shù mí gōng mò zhòng, tán bīng jī shé bǎo xiāng fú.
草奏隃麋宫墨重,谈兵鸡舌宝香浮。
dōu jiāng hú hǎi yuán lóng qì, yā dǎo wén ráo bǎi chǐ lóu.
都将湖海元龙气,压倒文饶百尺楼。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寄题四川总饷陈郎中筹边堂》专题为您介绍寄题四川总饷陈郎中筹边堂古诗,寄题四川总饷陈郎中筹边堂项安世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