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偶书》 张嵲

山中处处罢芳菲,众绿成阴绕碧溪。
薄暮鸟栖云气恶,满林风雨杜鹃啼。
分类:

作者简介(张嵲)

张嵲头像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春晚偶书》张嵲 翻译、赏析和诗意

《春晚偶书》是宋代诗人张嵲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晚上的山林景色,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诗中描述了山中的花朵凋谢,绿叶茂盛,形成了一片浓密的绿意,环绕着碧蓝的溪水。这里的“罢芳菲”意味着春花已经谢去,给人一种淡淡的凄凉之感。山林中的浓绿,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与春天的景象相得益彰。

黄昏时分,鸟儿归巢,云气变得沉重,给人一种不祥的预感。这里的“云气恶”形象地描绘了天空的变化,预示着暴风雨的来临。与此同时,满林的风雨声中传来杜鹃的啼声,它的哀鸣与暴风雨形成一种对比,更加凸显了诗中的哀婉之情。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山中的花朵凋谢、绿叶茂盛、风雨声和杜鹃的啼声等细腻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春天的思念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中的景物描写生动,情感真挚,通过诗意的抒发,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考,领悟到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生命变迁的感慨和思考,展示了宋代诗人婉约细腻的艺术风格。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离去、时光的流转以及人生的无常,体会到自然与人之间的共通之处,引发对生命与时间的深入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春晚偶书》张嵲 拼音读音参考

chūn wǎn ǒu shū
春晚偶书

shān zhōng chǔ chù bà fāng fēi, zhòng lǜ chéng yīn rào bì xī.
山中处处罢芳菲,众绿成阴绕碧溪。
bó mù niǎo qī yún qì è, mǎn lín fēng yǔ dù juān tí.
薄暮鸟栖云气恶,满林风雨杜鹃啼。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春晚偶书》专题为您介绍春晚偶书古诗,春晚偶书张嵲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